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孔雀尾

孔雀尾

《中药大辞典》:孔雀尾

药材名称孔雀尾

拼音Kǒnɡ Què Wěi

别名凤尾蕨(《浙江中药资源名录,),青旗草、见血生(《广东中医》3(5):26,1958),碎叶金花、退血草、地侧柏、小凤尾草、细金鸡尾、细叶野鸡尾、细叶路鸡(《湖南药物志》),地柏枝(《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华中铁角蕨全草、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黑色线状披针形或钻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5~10厘米,细弱,绿色;3回羽状复叶,叶片三角状矩圆形,长5~13厘米,宽2.5~5厘米,最宽处在基部,先端渐尖,羽片卵形,长1.5~3厘米,宽1~2厘米;裂片线形,有细齿1~2枚;叶草质;两面均无毛,绿色。孢子囊群线形,每裂片上1~2枚;囊群盖同形,膜质。

生境分部生于山沟中石灰岩上。分布四川、湖北、湖南、贵州、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地。

性味《湖南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治干咳,黄疸,白浊,肠胃出血,刀伤,疮疡,烫伤。

①《湖南药物志》:"止血生肌,消炎解毒。"

②《贵州药植目录》:"治白浊,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熬膏或捣汁涂。

复方①治干咳无痰:孔雀尾一两。水煎服。

②治黄痘:孔雀尾一两,楼梯草一两,茵陈五钱,青蒿五钱,黄栀子五钱,黑豆五钱。水煎服。

③治肠胃出血:孔雀尾根一两。水煎服。

④治疮疡或汤火伤:孔雀尾全草熬膏,外搽或敷患处。(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⑤治刀创出血,跌扑破伤:新鲜孔雀尾叶,焙研极细粉末,撒创口上,纱布包好,不须换药。亦可用鲜叶捣取自然汁(加安息香酸适量防腐),以消毒棉花蘸汁贴创口。(《广东中医》3(5):26,1958)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孔雀尾

药材名称孔雀尾

拼音Kǒnɡ Què Wěi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绿孔雀的尾羽。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vo muticus(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收集脱落的尾羽,洗净,烘干。

原形态雄鸟耸立一簇翠绿色的羽冠。额部羽毛鲁鳞状,呈蓝紫色反光;颈、上翕和胸部呈灿烂的金铜色,羽基暗紫蓝色层露于外,下颈和胸部尤显,羽缘翠蓝;下翕和腰翠绿色,在折光下显辉黄绿,各羽外缘呈明显整齐的浓褐色边,如鳞片状;初级尺羽及初级覆羽肉桂色,羽端呈暗褐色;次级飞羽暗褐,外翈闪以蓝绿色反光;翼上覆羽具光泽的蓝绿色,内侧覆羽转为铜褐色,间杂有棕色的蠹状斑,斑中央有暗紫色的肾状或圆形小斑。尾上覆羽特延长为尾屏,外侧数枚辉绿色,内翈羽支疏稀。外翈也有圆形暗紫色小斑,外围在辉亮的蓝绿色,此色被围于铜色的圈内,其外缘暗褐色和浅黄色,斑端最外层尚具浅葡萄红色,色泽多彩,但外侧的眼状班不如中央者鲜明。尾羽形短,隐于尾屏之下,呈黑褐色。腹部和两胁均呈暗蓝绿色;肛周和尾下覆羽浓褐色,松软如绒。眼周褐露部分粉蓝色,颊上褐出部分鲜黄色;嘴黑褐色,下嘴较淡。跗跖角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2000m以下的针叶林或稀树草坡。3-5只小群活动。性机警,不易接近。杂食性。繁殖季节常将屏展开如扇状,称为“孔雀开屏”。巢营于郁密的灌丛、笔丛及高草丛间,每窝产卵4-8枚,卵壳乳白色、棕色或乳黄色。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和西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尾羽长短不一,尾上复羽特长,上部羽支分离,呈金属绿色并有铜紫色反光,近羽端有圆形或椭圆形圆斑,圆斑中部深蓝色,外围呈铜褐色,复缀以青蓝与金黄色。每根羽毛之下部羽干呈管状,光滑无毛。气微,味淡。

性味苦;寒;无毒

归经胆;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消肿。主感染;咽喉肿痛;诸高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烧焦,研末,5-10g。

注意本草衍义》:“不可入目,昏翳人眼。”

各家论述1.《湖南药物志》:止血生肌,消炎解毒。

2.《贵州药植目录》:治白浊,刀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回阳生

    药材名称回阳生拼音Huí Yánɡ Shēnɡ别名树韭菜来源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细柄书带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taria filipes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

  • 白刺花叶

    《中药大辞典》:白刺花叶药材名称白刺花叶拼音Bái Cì Huā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刺花"条。化学成

  • 鸡冠花

    《中国药典》:鸡冠花药材名称鸡冠花拼音Jī Guān Huā英文名FLOS CELOSIAE CRISTATAE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 竹沥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沥药材名称竹沥拼音Zhú Lì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 henonis(Mitf.)Sta

  • 凤眼果

    《中药大辞典》:凤眼果药材名称凤眼果拼音Fènɡ Yǎn Guǒ别名频婆果(《岭外代答》),九层皮(《君子堂日询手镜》),罗晃子(《纲目》),潘安果(《生草药性备要》),七姐果、富贵子(《广

  • 石豇豆

    《中药大辞典》:石豇豆药材名称石豇豆拼音Shí Jiānɡ Dòu别名石小豆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高山瓦韦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0厘米。根

  • 石腊竹

    药材名称石腊竹拼音Shí Là Zhú别名川蔗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假野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istisonia hookeri Clarke [C.sinensis G. Be

  • 南天仙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天仙子药材名称南天仙子来源爵床科水蓑衣属植物岩水蓑衣Hygrophila saxatilis Ridl.的种子。功能主治镇痉止痛。用于癫狂,抽搐,哮喘,胃痛。外用治痈肿,恶疮。摘

  • 地筋

    《中药大辞典》:地筋药材名称地筋拼音Dì Jīn别名菅根、土筋(《别录》),黄茅(《纲目》),毛针子草(《贵州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茅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黄茅,又名

  • 风箱树花

    《中药大辞典》:风箱树花药材名称风箱树花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Huā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花序。夏季采集,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