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三棵针

小三棵针

《中药大辞典》:小三棵针

药材名称小三棵针

拼音Xiǎo Sān Kē Zhēn

别名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约1米。根横走,外皮粗糙,有须根。枝半平卧,红褐色,微有柔毛,有槽。刺三分又,细瘦,长1~2厘米。叶簇生,革质,倒卵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6~25毫米,宽3~6毫米,先端圆钝、截形或近急尖,有时具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下面灰色,微有粉,两面网脉明显,无柄。花4~7朵簇生于叶腋,金黄色,直径约7毫米;花梗长4~7毫米;小苞片3,卵形;萼片6,花瓣状,排列成2轮;花瓣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渐狭;子房有3~5胚珠。浆果近球形,粉红色,有缩存短花柱。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问路旁。分布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小檗碱,故可作为黄连之代用品。

性味《云南中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疮痈肿痛,结膜炎,小儿口腔糜烂。"

②《云南中草药选》:"治肠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症,急性结合膜炎,乳腺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三棵针

药材名称小三棵针

拼音Xiǎo Sān Kē Zhēn

英文名root of Wilson Barberry

别名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酸咪咪、刺黄芩、土黄连、老鼠子刺、小鸡脚黄刺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wilsonae Hemsl.et Wi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金花小檗,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约1m。半平卧,幼枝红褐色,节间甚短,表面有细泪黑色疣点,老枝灰褐色,刺3分叉,细瘦,长1-2cm。叶簇生,无柄;叶片革质,倒卵状匙形或长圆形,长1-2.5cm,宽2.5-6mm,先端圆钝、截形或近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下面常被白粉,两面网脉显着。花2-7朵成密生花簇,或呈伞房状总状花序,长0.5-1.5cm,小花梗张细,长2-4mm,小苞片卵形;萼片6,花瓣状,排成2轮;花金黄色,直径约7mm,花瓣6,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有1对密腺;雄蕊6,长约3mm;子房长圆形,内含胚珠3-5粒。浆果椭圆形或近球形,长约6mm,熟时红色或粉红色,宿存花柱长0.5mm。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生拔2000-3500m的高山地带,常成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小檗碱(berberine)2.94%,还含掌叶防已碱(p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及小檗胺(berbamine)。地上部分含小檗胺,异粉防忆碱(isoterandrine),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组织培养液含小檗碱,掌叶防忆碱,非洲防已碱(columbamine),药根碱。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心,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泻痢;黄疸;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小儿口疮;热毒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水滴眼;或研末敷。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疮痈肿痛,结膜炎,小儿口腔糜烂。

2.《云南中草药选》:治肠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症,急性结合膜炎,乳腺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桐叶千金藤

    药材名称桐叶千金藤拼音Tónɡ Yè Qiān Jīn Ténɡ英文名Root of Hernandialeaf Stephania别名毛千金藤。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千金

  • 多穗蓼

    《中药大辞典》:多穗蓼药材名称多穗蓼拼音Duō Suì Liǎo别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6~10月采收。原形态草本,高100~1

  • 浙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地黄药材名称浙地黄别名鲜生地来源玄参科浙地黄Rehmannia chingii Li,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鼻衄,热病口干。0.4~1两

  • 薄荷油

    《中药大辞典》:薄荷油药材名称薄荷油拼音Bò He Yóu出处《重庆堂随笔》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鲜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性状为无色至淡黄色或绿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纯馥的

  • 锯鲨翅

    药材名称锯鲨翅拼音Jù Shā Chì来源药材基源:为锯鳐科动物尖齿锯鳐的鳍。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杀后,将鳍割下,晒干。原

  • 抽筋草

    药材名称抽筋草拼音Chōu Jīn Cǎo别名虫儿被单、筋骨菜、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莱、大娥嫦菜、石灰草、接筋草、小伸筋草、背单草、滇繁缕、白筋骨草、鸡骨草、唐根草、石繁缕、糯米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

  • 海鳗鳔

    药材名称海鳗鳔拼音Hǎi Mán Biào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剖腹取出鱼鳔,洗净,晒干。原

  • 柠条子

    药材名称柠条子拼音Nínɡ Tiáo Zi英文名seed of Intermediate Peashrub.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金顶蘑

    药材名称金顶蘑拼音Jīn Dǐnɡ Mó别名榆蘑、黄树窝、榆黄蘑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金顶侧耳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采收和储藏

  • 土附

    《中药大辞典》:土附药材名称土附拼音Tǔ Fù别名土部、鲈鳢、荡部、荡鱼(《演繁露》),吐哺(《三才藻异》),土鲋鱼(姚可成《食物本草》),菜花鱼(《嘉兴县志》),鲋鱼(《湖州府志》),土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