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五彩苏

小五彩苏

药材名称小五彩苏

拼音Xiǎo Wú Cǎi Sū

别名小洋紫苏金耳环、盆上金耳环五色草、假紫苏、洋紫苏、金钱炮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小五彩苏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eus scutellarioides(L.)Benth.var.crispipilus(Merr.)H.Keng[C.pumilus Blanco]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小五彩苏,直立或上升草本,高20-30cm。茎通常紫色,四棱形,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5cm ,被笛柔毛;叶片形状、大小及色泽变异较大,通常卵圆形,长4-12.5cm,宽2.5-9cm,先端犯,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两面被微柔毛,下面有红褐色腺点。轮伞花序多花,排列成简单或具分枝的总状圆锥花序,长5-25cm,花梗及序轴被微柔毛;苞片宽卵圆形,长2-3mm,先端尾尖,外面被柔毛及腺点,脱落;花萼钟形,长2-3mm,外面被短硬毛及腺点,果时增大考勤达7mm,上唇3裂,中裂片比下唇短,宽卵圆形,侧裂片短小,约为中裂片之半,下唇长方形,先端具2齿;均此级毛;花冠紫色或蓝色,长8-13mm,上唇短,直立,4裂,下唇长,舟形;雄蕊4,内藏,花丝下部合生成鞘状,包围花柱基部;花柱比雄蕊长,伸出,柱头2裂;花盘前方膨大。小坚果宽卵圆形,褐色,有光泽。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溪旁、路边、田野、山地、草丛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斑杖

    药材名称斑杖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细齿天南星Arisaema serratum (Thunb.) Schott,以球茎入药。秋冬采收,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 人血七

    药材名称人血七拼音Rén Xuè Qī别名野人血草、大人血七、大金盆、野人血。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人血草的带根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ylophorum lasiocarpum(Oli

  • 朝鲜崖柏

    药材名称朝鲜崖柏拼音Cháo Xiān Yá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朝鲜崖柏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ja koraiensis Nakai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秋、冬季采收为佳,

  • 羊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脂药材名称羊脂拼音Yánɡ Zhī别名绵羊脂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绵羊腹内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可做软膏基础原料。备注羊毛脂:为

  • 紫石英

    《中国药典》:紫石英药材名称紫石英拼音Zǐ Shí Yīnɡ英文名FLUORITUM别名萤石、氟石来源本品为氟化物类矿物萤石族萤石,主含氟化钙 (CaF2)。采挖后,除去杂石。性状本品为块状

  • 松树梢

    药材名称松树梢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云南松、思茅松等的嫩枝。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木薯、钩吻中毒。用法用量鲜松梢(去叶)1~2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侧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侧耳药材名称侧耳别名北风菌、蚝菌、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ex Fr.) 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阔

  • 猪胆粉

    药材名称猪胆粉拼音Zhū Dǎn Fěn来源本品为猪科动物猪Sus scrofa dommestica Brisson.胆汁的干燥品。性状本品为黄色、灰黄色粉末。气微腥,味苦,易吸潮。鉴别照薄层色谱法

  • 五色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色梅药材名称五色梅拼音Wǔ Sè Méi别名马缨丹、红彩花、头晕花、如意花来源为马鞭草科马樱丹属植物五色梅Lantana camara L.,以根或全株入药。

  • 荞麦叶

    药材名称荞麦叶拼音Qiáo Mà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F.sagot-tatum Gilib.;P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