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凤凰尾巴草

小叶凤凰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凤凰尾巴草

药材名称小叶凤凰尾巴草

拼音Xiǎo Yè Fènɡ Huánɡ Wěi Bɑ Cǎo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日本双盖蕨根茎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横走,被棕色鳞片。叶近生,叶柄长10~20厘米,疏被鳞片;叶片披针形至长卵状披针形,长12~30厘米,宽6~12厘米,先端惭尖,1回羽状复叶;羽片10~12对,远生,无柄或下部的羽片有短柄,几对生,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长渐尖,羽状深裂;裂片线形至矩圆形,先端截形、圆形或钝头,边缘略呈波状,草质,叶脉羽状分离。孢子囊群在裂片中脉两侧各有3~5枚沿侧脉着生,线形至长矩圆形,囊群盖同形。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溪边及潮湿林中。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功能主治鲜根:治目赤肿痛。全草:治乳痈,各种肿毒初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小叶凤凰尾巴草

药材名称小叶凤凰尾巴草

拼音Xiǎo Yè Fènɡ Huánɡ Wěi Bɑ Cǎo

英文名rhizome of Japanese Twin - sorus Fem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假蹄盖蕨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thyriopsis japonica(Thunb.)Ching[Asplenium japonica Thunb.;Diplazium japonicum(Thunb.) Bedd.]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长而横生,疏被棕色、阔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15-25cm,禾秆色,基部疏被红棕色卷曲的短毛和披针形小鳞片,向上近光滑;叶片革质,两面无毛,狭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0-30cm,中部宽6-10cm,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基部不缩狭,仅沿叶轴和羽轴下面疏生棕色多细胞的短毛,二回深羽裂;羽片约10对,互生,斜展,披针形,中部以下的长5-8cm,宽1-2cm,先端渐尖,羽状深裂达羽轴两侧的阔翅;裂片长圆形,先端圆或钝尖,边缘波状或近全缘;叶脉羽状,侧脉每裂片有5-6对,分叉或单一,不达叶边。孢子囊群线形,通常沿侧脉的上侧单生或仅基部偶有双生;囊群盖线形,浅棕色,膜质,全缘或啮蚀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1500m的平原、山谷溪边或林下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各地及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性味苦;凉;涩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疮疡肿毒;乳痈;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草捣敷。

临床应用鲜根:治目赤肿痛。全草:治乳痈,各种肿毒初起。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石蟾蜍

    药材名称石蟾蜍拼音Shí Chán Chú别名瓜蒌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趾叶栝楼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nthes Merr.et Chu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

  • 小柿子

    《中药大辞典》:小柿子药材名称小柿子拼音Xiǎo Shì Zi别名地石榴、跳八丈(《云南中草药》),小面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万卖(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

  • 报春花

    《中药大辞典》:报春花药材名称报春花拼音Bào Chūn Huā别名橡只玛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条纹报春的花朵。6~8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 野丁香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药材名称野丁香拼音Yě Dīnɡ Xiānɡ别名历细(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花叶丁香的花蕾。5~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落叶灌木,全株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

  • 云实蛀虫

    《中药大辞典》:云实蛀虫药材名称云实蛀虫拼音Yún Shí Zhù Chónɡ别名黄牛刺虫(《浙扛中医》),黄寮刺虫、天牛幼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云实蠹虫

  • 绢毛苣

    药材名称绢毛苣拼音Juàn Máo Jù别名扫工色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绢毛苣的全草。7~9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高4~25厘米

  • 狗尾草子

    药材名称狗尾草子拼音Gǒu Wěi Cǎo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狗尾草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taria viridis(L.)Beauv.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成熟果穗,搓下种子,去

  • 黍茎

    《中药大辞典》:黍茎药材名称黍茎拼音Shǔ Jīnɡ别名黍穰(《补缺肘后方》)。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茎。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性味《纲目》:"辛,热

  • 石风丹

    《中药大辞典》:石风丹药材名称石风丹拼音Shí Fēnɡ Dān别名石凤丹、兰花草(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兰科植物高斑叶兰的全株。冬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披叶苔

    药材名称披叶苔拼音Pī Yè Tái别名羊胡髭草、披针苔草、大披针苔来源莎草科披叶苔Carex lanceolata Boot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至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