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果蕗蕨

小果蕗蕨

药材名称小果蕗蕨

拼音Xiǎo Guǒ Lù Jué

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小果蕗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m microsorum(V.d.B.)Ching.[Hymenophyllum microsorum V.d.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15-20cm。根茎纤细,丝状,长而横走,下面疏生纤维状的根。叶远生,相距2-3cm;叶柄长5-10cm,褐色,无毛;叶片薄膜质,卵形至椭圆形,长6-12cm,宽4-6cm,四回羽裂;羽片10-12对,互生,几无柄,开展,三角状披针形,先端稍向上弯,长2-6cm,宽1-2cm,基部不对称,其下侧极偏斜,密接;一回小羽片5-8对,无柄,开展,三角状卵形至斜卵形,长0.8-2cm,宽4-10mm;二回小羽片,3-5对,互生,无柄,阔楔形至近于扇形,长3-5mm,宽2-3mm;末回裂片2-4个,互生,极斜向上,长圆状线形,长1-3mm,宽不到0.5mm,先端钝头,常有浅缺刻,全缘,单一或分叉,密接。叶脉叉状分枝,两面隆起,深褐色,末回裂片有小脉1条。除叶柄外,叶轴及各回羽轴均有平直的翅。孢子囊群小,多数,位于叶片上半部,着生于各个裂片的先端;囊苞为等边三角状卵形,长约1mm,圆头,全缘,深裂几达基部,其下的裂片不狭缩。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3600m的山地密林下潮湿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部、南部、西南部及台湾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主痈疖肿毒;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骆驼脂

    《中药大辞典》:骆驼脂药材名称骆驼脂拼音Luò Tuo Zhī别名驼脂(《丹房鉴源》),驼峰、峰子油(《饮膳正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驼科动物双蜂驼肉峰内的胶汁脂肪。原形态双峰驼,又

  • 枫杨

    药材名称枫杨拼音Fēnɡ Yánɡ别名麻柳树、水麻柳、小鸡树、枫柳、蜈蚣柳、平杨柳来源胡桃科枫杨属植物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DC.,以枝及叶入药。夏秋采,晒干备用。

  • 黄皮果核

    《中药大辞典》:黄皮果核药材名称黄皮果核拼音Huánɡ Pí Guǒ Hé别名黄皮核(《岭南采药录》)。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皮的种子。夏、秋间采,鲜用或晒干

  • 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獐牙菜药材名称獐牙菜拼音Zhānɡ Yá Cài别名瘤毛獐牙菜、当药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花当药Swertia pseudo chinensis Hara,以

  • 阳遂足

    药材名称阳遂足拼音Yánɡ Suí Zú别名蛇尾、海蛇尾来源药材基源:为阳遂足科动物滩栖阳遂足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hiura vadicola Matsumoto.采收和储藏:捕捉后,去

  • 鹿寿草

    药材名称鹿寿草拼音Lù Shòu Cǎo别名鹿寿茶、鹿衔草(《陕西中药志》)。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日本鹿蹄草的全草。夏末采收,取全草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

  • 薤叶

    药材名称薤叶拼音Xiè Yè出处《政和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薤白"条。功能主治①《肘后方》:"治疥疮,煮洗佳,捣如泥

  • 水红木根

    药材名称水红木根拼音Shuǐ Hónɡ M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物水红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cylindricum Buch.-Ham. Ex D. Don.采收和储

  • 鸡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肫草药材名称鸡肫草拼音Jī Zhūn Cǎo别名白侧耳根、水侧耳根、金钱七、铜钱草来源为虎耳科梅花草属植物鸡眼梅花草Parnassia wightiana Wall.以全草入药。

  • 玉蜀黍叶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叶药材名称玉蜀黍叶拼音Yù Shǔ Shǔ Yè出处《纲目》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化学成分茎、叶含有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