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山桐子

山桐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桐子

药材名称山桐子

拼音Shān Tónɡ Zǐ

别名毛桐臭樟木、大马桑

来源大戟山桐子Mallotus nepalensis Muell.-Arg.,以根、皮入药。

生境分部贵州。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生新解毒。主治骨折,狂犬咬伤,骨结核。

用法用量根1两。皮0.5~1两,煮糯米粥吃。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桐子

药材名称山桐子

拼音Shān Tónɡ Zǐ

别名毛桐臭樟木、大马桑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大戟科植物尼泊尔野桐树皮。秋季采收。

原形态落叶小乔木,高约5米。树皮平滑,嫩枝有黄色毛。叶互生,多丛集于枝端;叶柄长8~14厘米,具黄色毛,嫩叶带红色;叶片阔卵形,长12~18厘米,宽13~16厘米,先端尾状突尖,基部圆形或截形,有腺体1对,边缘微波状,下面散生黄色腺点。总状花序顶生。蒴果椭圆形,具黄色毛;种子黑色,半圆形。

生境分部生于杂木林中。

性味性平,味辛。

功能主治根:治骨折、骨结核,二至三两捣烂敷。树皮:治狂犬咬伤,一至二两煮糯米粥吃。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泥鳅滑液

    《中药大辞典》:泥鳅滑液药材名称泥鳅滑液拼音Ní Qiū Huá Yè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鳅科动物泥鳅皮肤中分泌的粘液。功能主治治小便不通,热琳,痈肿。复方①治小便不

  • 寄马桩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马桩药材名称寄马桩拼音Jì Mǎ Zhuānɡ别名鸡麻抓、赫勒尼-努德[蒙名]来源百合科天冬属植物戈壁天门冬Asparagus gobicus N. Iran. ex

  • 桑叶露

    《中药大辞典》:桑叶露药材名称桑叶露拼音Sānɡ Yè Lù别名上清(《石药尔雅》)。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桑叶的蒸馏液。功能主治《金氏药帖》:"治目疾红筋,去风

  • 和血丹

    《中药大辞典》:和血丹药材名称和血丹拼音Hé Xuè Dān别名胡枝子(《植物名实图考》),大叶乌梢、大叶马料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胡枝

  • 泡桐树皮

    药材名称泡桐树皮拼音Pào Tónɡ Shù Pí别名桐皮、白桐皮、水桐树皮、桐木皮出处《本经》载有桐。《纲目》载;"贾思勰《齐民要术》言:……华(花)而不实者为白桐。白桐

  • 沙枣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枣药材名称沙枣拼音Shā Zǎo别名银柳、桂香柳、牙格达、红豆、则给德毛道[蒙名]、吉格代[维名]来源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

  • 山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台黄、土大黄、峪黄、籽黄、北大黄、大黄、格西古讷、野大黄、酸酸草、黄古卵子、苦大黄、华北大黄、祁黄、庄黄出处出自《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

  • 绒毛诃子

    药材名称绒毛诃子来源使君子科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 Kurt.,以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藏。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敛肺,降气

  • 小蓑衣藤

    药材名称小蓑衣藤拼音Xiǎo Suō Yī Ténɡ别名小木通(《中国药植志》)。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种植物小蓑衣藤的根或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落叶蔓生灌木,高可达5米。茎绿色至褐色

  • 大山豆

    药材名称大山豆别名野黄豆、顺气药来源豆科大山豆Clitoria mariana L.,以根、叶、花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肾,止血,舒筋。主治感冒,肾虚头晕,白带,产后腹痛,水肿,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