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帚菌

帚菌

药材名称帚菌

拼音Zhǒu Jūn

别名笤帚菌、红扫把

来源药材基源:为珊瑚菌科真菌美丽枝瑚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maria formosa(Pers.ex Fr.)Qué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群生。分枝多,浅肉色至肉色,分枝末端柠檬黄色,高7-30cm,直径6-15cm,下部多叉分枝,常具纵向小皱纹,分枝末端圆钝或近尖削。菌柄3-6m高,直径2.5-6cm,基部浅灰白色。菌肉脆,白色或浅色,受伤后先变为红褐色,后变浅黑色,味苦。担子具4小梗。孢子长椭圆形,赭石色,略粗糙,具1-3个小油滴,(8-15)cm×(4-6)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林中地上,偶生于针叶林中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陕西、甘肃、安徽、福建、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从美丽枝瑚菌孢子分离到蛋白质结合多糖(protein-bound polysaccharide)。

药理作用美丽枝瑚菌对小白鼠肉瘤S180及艾氏癌的抑制作用在60%-70%。

性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理气和胃。主胃气不舒;纳少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3g。

注意滇南本草》:“多食令人气凝,少食舒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亚麻

    《中药大辞典》:亚麻药材名称亚麻拼音Yà Má别名鸦麻(《本草图经》),胡麻饭(《滇南本草》),山西胡麻(《植物名实图考》),山脂麻、胡脂麻(《中国药植志》),胡麻(《昆明民间常用

  • 海南砂仁

    药材名称海南砂仁拼音Hǎi Nán Shā Rén英文名Fructus Amomi Longiligularis别名海南壳砂仁、壳砂来源为姜科植物海南砂仁Amomum longil

  • 盐匏藤果

    药材名称盐匏藤果拼音Yán Páo Ténɡ Guǒ别名羊奶子果。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披针叶胡颓子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

  • 紫弹树枝

    药材名称紫弹树枝拼音Zǐ Dàn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紫弹树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biondii Pamp.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

  • 埋博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埋博树药材名称埋博树别名埋哥当牧[傣语]来源壳斗科埋博树Quercus kerrii Craib,以树皮、壳斗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治

  • 羊洪膻

    药材名称羊洪膻来源伞形科茴芹属植物缺刻叶茴芹Pimpinella thellugiana Wolff,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用于克山病,心悸,气短,咳

  • 橡木皮

    《中药大辞典》:橡木皮药材名称橡木皮拼音Xiànɡ Mù Pí别名栎木皮(《本草拾遗》),栎树皮(《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麻栎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植

  • 拐棍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棍竹药材名称拐棍竹别名竹叶、华桔草、华桔竹叶来源禾本科拐棍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性味甘、淡,寒。

  • 盐麸叶

    《中药大辞典》:盐麸叶药材名称盐麸叶拼音Yán Fū Yè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化学成分含槲皮甙、没食子酸甲

  • 岩藿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藿香药材名称岩藿香别名方茎犁头草、犁头草来源唇形科岩藿香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