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广藤根

广藤根

药材名称广藤根

拼音Guǎnɡ Ténɡ Gēn

别名大发散

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灰背清风藤的根及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a discolor Dunn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部,夏、秋季采茎藤,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灰背清风藤常绿攀援木质藤本。老枝深褐色,具白蜡层,嫩枝具纵条纹。单叶互生;叶柄长0.7-1.5cm;叶片纸质,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长4-7cm,宽2-4cm,先端尖或钝,基部圆或阔楔形,叶上面绿色,干后黑色,叶下面苍白色;侧脉每边3-5条。花两性,聚伞花序呈伞状,有花4-5朵,总花梗长1-1.5cm,花梗长4-7mm;萼片5,三角状卵形,具缘毛;花瓣5,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有脉纹;雄蕊5,花药外向开裂;花盘杯状;子房无毛。分果丬红色,倒卵状圆形或倒卵形;核中肋显着凸起,呈翅状。花期3-4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骨痛;跌打劳伤;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黄连刺

    药材名称小黄连刺拼音Xiǎo Huánɡ Lián Cì英文名root of Soulie Barberry别名刺黄芩、老鼠刺、黄檗刺、小黄檗刺、猫儿刺、三颗针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

  • 淮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淮通药材名称淮通拼音Huái Tōnɡ别名淮木通、青木香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宝兴马兜铃Aristolochia moupinensis Franch.,以根和茎入药。

  • 棕榈皮

    《中药大辞典》:棕榈皮药材名称棕榈皮拼音Zōnɡ Lǘ Pí别名拼榈木皮(《本草拾遗》),棕毛(《普济方》),棕皮(《本草求原》)。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全年可采

  • 九龙根

    《中药大辞典》:九龙根药材名称九龙根拼音Jiǔ Lónɡ Gēn别名龙须藤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九龙藤根(《广西中草药》)。出处《炉川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根。秋后采收。性味甘苦

  • 绿豆花

    《中药大辞典》:绿豆花药材名称绿豆花拼音Lǜ Dòu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花。功能主治解酒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绿豆花药材名称绿

  • 铁牛钻石

    药材名称铁牛钻石拼音Tiě Niú Zuàn Shí别名钻石风、石钻子、青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四川清风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a schumanniana Diels[S.s

  • 金挖耳根

    《中药大辞典》:金挖耳根药材名称金挖耳根拼音Jīn Wā ěr Gēn别名野烟头(《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菊科植物金挖耳的根及茎基部。秋季采收。性味《重庆草药》:"微苦辛,性平

  • 地瓜

    药材名称地瓜拼音Dì Guā别名土瓜、凉瓜、凉薯、葛瓜、葛薯、土萝卜(《中国药植志》),草瓜茹(《陆川本草》),沙葛、地萝卜(江西《草药手册》)。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块根。

  • 水翁叶

    《中药大辞典》:水翁叶药材名称水翁叶拼音Shuǐ Wēnɡ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翁花"条。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 鳢鱼

    《中药大辞典》:鳢鱼药材名称鳢鱼拼音Lǐ Yú别名蠡鱼、鲖鱼(《本经》),蜾(《说文》),鲡、鯣(《广雅》),黑鳢鱼(《本草图经》),玄鳢、文鱼(《埤雅》),黑鲤鱼(《本草衍义》),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