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心不干

心不干

《全国中草药汇编》:心不干

药材名称心不干

拼音Xīn Bù Gān

别名岩花、大寒药、万年攀

来源百合开口箭属植物粗丝开口箭Tupistra pachynema Wang et Tang,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注:同属植物柄叶开口箭Tupistra wattii Hook. f. 分布于云南省,在红河州也做心不干用。

原形态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状茎圆柱形,肉质,节细环状,横断有同心圆轮,须根多,细长绳索状。叶基生,带状线形。穗状花序,自叶丛中抽出,白色。浆果近球形,有种子1粒。

性味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3分,研粉服或用适量佩服泡酒分数次服;外用适量,鲜根状茎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心不干

药材名称心不干

拼音Xīn Bù Gān

别名岩芪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粗丝开口箭根茎。秋季采收,去须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原形态宿根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状,多横卧,须根多数而细长。叶根生,带状披针形,鲜时略肉质,长30~50厘米,宽3~5厘米,全缘,先端渐尖,墓部下延抱茎,叶脉明显。穗状花序自叶丛中抽出,花白色。浆果球形,有种子1颗。

生境分部生于疏林潮湿地。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止痛。治胃痛,胃溃疡,跌打。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为散,0.5~1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昙花茎

    药材名称昙花茎拼音Tán Huā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昙花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phyllum oxypetalum(D.C)Haw.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原形态灌木

  • 菰米

    《中药大辞典》:菰米药材名称菰米拼音Gū Mǐ别名雁膳(《管子》),菰粱(《楚辞》),安胡(《七发》),蒋实(《楚辞》王逸注),茭米(孙炎),黑米(《杜工部集》),雕胡米(《本草图经》),雕菰(《纲目

  • 鹬肉

    《中药大辞典》:鹬肉药材名称鹬肉拼音Yù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鹬科动物红脚鹬或鹬属其他种动物的肉。原形态体长约27厘米。嘴长,端部黑色,上嘴基部褐色,下嘴基部角黄色。虹膜黑

  • 鹿耳翎

    《中药大辞典》:鹿耳翎药材名称鹿耳翎拼音Lù ěr Línɡ别名鹿耳苓、鹿耳草(《生草药性备要》),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

  • 夜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夜花藤药材名称夜花藤拼音Yè Huā Ténɡ别名吼喃浪[傣语]来源防己科夜花藤Hypserpa nitida Miers,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福建、广东

  • 马蹄叶

    药材名称马蹄叶拼音Mǎ Tí Yè别名小马蹄当归、水葫芦、水八角(《贵州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驴蹄草或花葶驴蹄草的全草。原形态①驴蹄草,又名:驴蹄菜。多年生草

  • 六股筋

    《中药大辞典》:六股筋药材名称六股筋拼音Liù Gǔ Jīn别名臭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兴山荚蒾的叶、全株或根皮。树叶春、夏采收,根皮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 大叶山桂

    药材名称大叶山桂拼音Dà Yè Shān Guì别名大山桂、三条筋、胶桂、鸭母桂、土肉桂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钝叶桂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以树皮入药。四

  • 刺梨花

    药材名称刺梨花拼音Cì Lí Huā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花。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泄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十姊妹

    《中药大辞典》:十姊妹药材名称十姊妹拼音Shí Zǐ Mèi别名七姊妹(《群芳谱》),姊妹花(《闽南民间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十姊妹的根及叶。原形态落叶灌木。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