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昆明鸡脚黄连

昆明鸡脚黄连

药材名称昆明鸡脚黄连

拼音Kūn Mínɡ Jī Jiǎo Huánɡ Lián

别名黄连鸡脚刺、三棵针(《云南中草药》),鸡脚黄连(《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小檗科植物昆明小檗。全年可采。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约2米。根粗壮,有弯曲分枝,表面灰黄色。小枝圆柱形,灰棕色,稍有棱角;刺通常3枚生手节上,长6~21毫米。叶3~5枚簇生,硬革质,狭披针形以至狭矩圆状卵形,长4~10厘米,宽1~2.5厘米,边缘稍反卷,有刺状锯齿;几无柄。小花20数朵簇生于叶腋,鲜黄色;花瓣6,卵圆形。浆果卵状矩圆形,柱头扁平,宿存。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灌丛中。

性味《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肠炎,痢疾,淋病,咽喉肿痛,烫伤,疮痈。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泻火解毒。治尿赤淋痛,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目赤痛,腮腺炎。"

②《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防治痢疾,肠炎;治烫伤,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治痈疮肿痛:鸡脚黄连冲烂外敷,或研末水调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备注同属植物粉叶小檗,又名:宽叶鸡脚黄连。小枝光滑无毛。叶薄革质,椭圆形至阔椭圆形,有刺状齿,下面有白霜,花黄色,10~25朵簇生于叶腋。分布云南等地。其根亦同等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沙生风毛菊

    药材名称沙生风毛菊拼音Shā Shēnɡ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renarial Saussurea出处始载于《甘肃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沙生风毛菊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

  • 甲鱼头

    药材名称甲鱼头拼音Jiǎ Yú Tóu别名脚鱼头、团龟头、鳌头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带颈的头入药。生境分部东北至海南岛、陕

  • 淡花当药

    药材名称淡花当药拼音Dàn Huā Dānɡ Yào别名獐牙菜、加达、当药、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北方獐牙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diluta(Turcz,)Benth

  • 荠苎

    药材名称荠苎拼音Qí Zhù别名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荠苎的茎、叶。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4棱形,上部及花序中轴

  • 白毛草

    药材名称白毛草拼音Bái Máo Cǎo别名伏地蜈蚣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

  • 金沙草

    药材名称金沙草拼音Jīn Shā Cǎo别名牛吊西、曲须、扫把藤、斑鸠窝、须须药、软筋藤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金沙科植物小叶海金沙的全草及孢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godium microphyllu

  • 南瓜七

    《中药大辞典》:南瓜七药材名称南瓜七拼音Nán Guā Qī别名马蹄当归、八角乌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四川橐吾的根。6~11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

  • 岩笋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笋药材名称岩笋拼音Yán Sǔn别名通兰、岩角、石竹子、岩竹、接骨丹[云南大理]来源兰科通兰属植物通兰Thunia alba (Lindl.)Reichb. f.以全草

  • 叩头虫

    《中药大辞典》:叩头虫药材名称叩头虫拼音Kòu Tóu Chónɡ别名跳百丈(《纲目拾遗》),跳搏虫、膈膊虫(《中国医学大辞典》),跳米虫、蛷(《动物学大辞典》),剥剥跳

  • 红榔木

    《中药大辞典》:红榔木药材名称红榔木拼音Hónɡ Lánɡ Mù别名棉榔树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的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