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柳兰叶风毛菊

柳兰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柳兰叶风毛菊

拼音Liǔ Lán Yè Fēnɡ Máo Jú

英文名all-grass of Willowweedleaf Saussurea

出处始载于《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风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epilobioides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洗净,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柳叶风毛菊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具短的根状茎;地上茎无毛。叶互生;条状长圆形,稀条状披针形,长3-10cm,宽1-2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深心形的耳,半抱茎,边缘具长尖头的细密齿,上面被糙短毛,下面具腺体;上部叶较小,基部无明显的耳;全部叶均无叶柄。头状花序,多数,梗短,在茎端密集成伞房状;总苞片形,长约10mm,外面被蝗丝状毛,总苞片上部及边缘黑色,除最内层外,全面在先端有长钻状的附片;管状小花粉紫色,长10-11mm。瘦果长3-4mm,冠毛污白色,外层糙毛状,内服层羽毛状。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4000m的高山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宁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镁(Mg)、铬(Cr)、硅(Si)、磷(P)、钙(Ca)、铁(Fe)、锶(Sr)、砷(As)、等21种微量元素。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散瘀止血。主恶露不止;少腹作痛;尿血;便血;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中草药》:全草:有镇痛、止血、解毒的功能。用于刀伤、产后流血不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蚕药材名称石蚕别名石上藕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偏花斑叶兰Goodyera secundiflora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微涩,凉。功能

  • 地朝阳

    药材名称地朝阳拼音Dì Zhāo Yánɡ别名棉毛倒提壶、鬼马石、倒提壶、野葵花、野烟、野叶子烟、挖耳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棉毛尼泊尔天名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nep

  • 省沽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省沽油药材名称省沽油拼音Shěnɡ Gū Yóu别名水条来源省沽油科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以果实、根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

  • 蜈蚣旗根

    《中药大辞典》:蜈蚣旗根药材名称蜈蚣旗根拼音Wú Gōnɡ Qí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岩蕨科植物耳羽岩蕨的根茎。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茎短而直立,密

  • 美丽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美丽风毛菊药材名称美丽风毛菊拼音Měi Lì Fēnɡ Máo Jú别名漏子多吾[藏名]来源菊科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superba Anth

  • 罗浮柿

    药材名称罗浮柿拼音Luó Fú Shì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罗浮柿的叶、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乔木

  • 薄叶卷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薄叶卷柏药材名称薄叶卷柏别名地柏、岩卷柏、地柏桠来源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

  • 水紫菀

    《中药大辞典》:水紫菀药材名称水紫菀拼音Shuǐ Zǐ Wǎn别名山苦菜(《黄山植物的研究》)。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高株山莴苣的根。6月采挖,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

  • 虎肉

    药材名称虎肉拼音Hǔ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肉。性味甘酸,温。①《千金·食治》:"味酸,温,无毒。"②《本草衍义》:"微咸。"

  • 晕药

    药材名称晕药来源蓼科晕药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umbellatum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甘、酸,平。功能主治益气行血,祛风解热。主治病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