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柳杉叶

柳杉叶

药材名称柳杉叶

拼音Liǔ Shān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柳杉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C.japonica(L.f.)D.Don var.sinensis Sied.]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40m。胸围2m以上。树皮红棕色,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下垂。叶钻形,长1-1.5cm,略向内弯曲,先端内曲,四边有气孔线;幼树及萌发枝的叶长达2.4cm。雄球花单生叶腋,长椭圆形,长约7cm。集生于小枝上部,成短穗状花序状;雌球花顶生短枝上。球果径1.2-2cm;种鳞20左右,上部具4-5(稀至7)短三角形裂齿,齿长2-4mm,苞鳞尖头长3-5mm,发育种鳞具2种子。种子褐色,近椭圆形,扁平,长4-6.5mm,宽2-3.5mm。花期4月,球果10-11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东部海拔1000-1400m以下,本部海拔2000-2400m的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有栽培。浙江天目山,江西庐山,云南昆明有数百年的老树。

化学成分叶含榧双黄酮(kayaflavone),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扁柏双黄酮(hinokiflavone),苏铁双黄酮(sotetsu-flavone),柳杉双黄酮(cryptomerin),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萜类、醇类、酸类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疽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肝

    《中药大辞典》:牛肝药材名称牛肝拼音Niú Gān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肝。性味甘,平。①《日用本草》:"味甘,凉。"②《本草经疏》:"味苦甘,气

  • 三颗针

    《中药大辞典》:三颗针药材名称三颗针拼音Sān Kē Zhēn别名钢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根皮全年

  • 人参芦

    《中药大辞典》:人参芦药材名称人参芦拼音Rén Shēn Lú别名竹节参(《本经逢原》)。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茎。性味甘苦,温。①《本草蒙筌》:"甘。

  • 独叶岩珠

    药材名称独叶岩珠拼音Dú Yè Yán Zhū别名石枣、岩豆、鸭舌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齿瓣石豆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yllum psychoon Reichb.f.[B.le

  • 黄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葵药材名称黄葵拼音Huánɡ Kuí别名麝香秋葵、山油麻、假棉桃、假三棯、水芙蓉、假芙蓉来源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

  • 地菍果

    药材名称地菍果拼音Dì Rě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采收和储藏:7-9月果实成熟时分批采摘采收,晒干

  • 柿花

    《中药大辞典》:柿花药材名称柿花拼音Shì Huā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花。原形态形态详"柿蒂"条。功能主治治痘疮破烂。柿花晒干为末,搽之。摘录《中药大辞典》

  • 红花寄生

    药材名称红花寄生拼音Hónɡ Huā Jì Shēnɡ别名红花寄、柏寄生、桃树寄生、红花桑寄生、寄脏匡、寄居花童出处本品始载于《生草药性备要》。《植物名实图考》称柏寄生,云:"生滇南柏树上,叶小而厚,

  • 高粱泡根

    药材名称高粱泡根拼音Gāo Liɑnɡ Pào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高梁泡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高梁泡,又名:十月苗、寒泡刺、寒扭、倒水莲、乌泡竻,小漂沙、乌壳子。

  • 南牡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牡蒿药材名称南牡蒿别名牡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南牡蒿Artemisia eriopoda Bunge,以全草及根入药。夏季采收全草,切段,鲜用或晒干;秋季挖根,洗净晒干。性味苦、微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