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棠梨

棠梨

《中药大辞典》:棠梨

药材名称棠梨

拼音Tánɡ Lí

别名杜、甘棠(《诗经》),杜梨(陆玑《诗疏》),杜棠(《尔雅》郭璞注),野梨(《纲目》),土梨(《中国树木分类学》)。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棠梨果实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黑褐色,被绒毛,有时具刺。单叶互生;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11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锯齿尖锐,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睛绿色,初时有绒毛;叶柄长2~5厘米。花白色,直径2~3.3厘米,先叶开放,8~10朵,成伞房花序;花梗长1~2.5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有密绒毛;花瓣5,倒卵形。先端圆形,基部狭小;雄蕊多数;花柱2~3。梨果球形,直径1~1.6厘米,褐色,有白色斑点,萼脱落。花期4~5月。果期10月。

本植物的枝叶(棠梨枝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野生于荒郊、山脚、路边或道旁。分布江苏、浙江、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甘肃、陕西、辽宁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糖量19.62%,水分50.93%。叶含绿原酸、异绿原酸、新绿原酸和槲皮素衍生物。又含多量蛋白质。

性味酸甘,寒。

①《救荒本草》:"味甘酸。"

②《纲目》:"酸甘涩,寒,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酸,性涩微寒。"

归经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治咳嗽,泻痢。

①《纲目》:"烧食止滑痢。"

②《玉楸药解》:"收肠敛肺,止泄除呕。"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棠梨

药材名称棠梨

拼音Tánɡ Lí

英文名Fruit of Birchleaf Pear

别名杜、甘棠、白棠、杜梨、杜棠、野梨、土梨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1.陆玑《诗疏》:甘棠,今棠梨,赤棠也,与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恶。子白色为白棠,甘棠也,少酢,清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俗语云,涩如杜是也。

2.《救荒本草》:棠梨树,今处处有之,生荒野中。叶似苍术叶,亦有团叶者,有三叉叶者,叶边皆有锯齿,又似女儿茶叶,其叶色颇白。开白花,结棠梨如小楝子大。

3.《纲目》:赤者杜,白者棠;或云牝曰杜,牡曰棠;或云涩者杜,甘者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杜梨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us betulaefolia Bunge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杜梨乔木,高达10m。枝常具刺;小枝嫩时密被灰白色绒毛,二年生枝条具稀疏绒毛或近于无毛,紫褐色。叶互生,短枝上簇生;叶柄长2-3cm,被灰白色绒毛;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叶片棱状卵形至长卵形,长4-8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粗锐锯齿,幼时两面均密被灰白色绒毛,老叶上面无毛而有光泽,下面微被绒毛或近于无毛。花两性;伞形总状花序,有花10-15朵,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灰白色绒毛,花梗长2-2.5cm;苞片膜质,线形,长5-8mm,两面均被绒毛,早落;花直径1.5-2cm;萼筒外密被灰白色绒毛;萼片5,三角卵形,长约3mm,先端急尖,全缘,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花瓣5,宽卵形,长5-8mm,宽3-4mm,先端圆钝,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花药紫色,长约花瓣之半;花柱2-3,基部微具毛。果实近球形,直径5-10mm,2-3室,褐色,有淡色斑点,基部具带绒毛果梗。花期4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1800m的平原或山坡阳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性状果实类球形,直径0.5-1.0cm。表面黑褐色,有白色斑点,质硬,果肉薄,褐色。气微,味酸,微甜。

化学成分果实含糖量19.62%,水分50.93%。叶含绿源酸、异绿原酸、新绿原酸和槲皮素衍生物。又含多量蛋白质。

性味酸、甘、涩;寒;无毒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消食。主咳嗽,泻痢,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纲目》:烧食止滑痢。

2.《玉揪药解》:收肠敛肺,止泄除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量天尺

    《全国中草药汇编》:量天尺药材名称量天尺拼音Liànɡ Tiān Chǐ别名霸王鞭、霸王花、剑花、三角火旺、七星剑花来源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 (Ha

  • 醋林子

    药材名称醋林子拼音Cù Lín Zi别名红檬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glabra(Thunb.)Maxim.[Crataegus glabr

  • 莴苣子

    《中药大辞典》:莴苣子药材名称莴苣子拼音Wō Jù Zǐ别名苣蕂子(《河北药材》),白苣子(《山西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

  • 鱼肝油

    药材名称鱼肝油拼音Yú Gān Yóu来源鲨目真鲨科真鲨Carcharinus spp.;双髻鲨科双髻鲨Sphyrna mallcus Schaw,从其肝脏中提取得到的一种脂肪油。

  • 鹭鸶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鹭鸶兰药材名称鹭鸶兰拼音Lù Sī Lán别名山韭菜、鹭鸶草、土洋参来源百合科鹭鸶兰Diuranthera major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四

  • 野洋参

    《中药大辞典》:野洋参药材名称野洋参拼音Yě Yánɡ Sh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报春的根。夏初采收。原形态滇北球花报春,又名:米伞花。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白色,

  • 盐麸木花

    《中药大辞典》:盐麸木花药材名称盐麸木花拼音Yán Fū Mù Huā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漆树种植物盐肤木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功能主治治鼻疳

  • 玉溪天仙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溪天仙藤药材名称玉溪天仙藤来源胡椒科玉溪天仙藤Piper pnberulimbum C.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胃痛,风湿关节

  • 梦花

    《中药大辞典》:梦花药材名称梦花拼音Mènɡ Huā别名金腰袋、打结花、梦冬花(《中国树木分类学》),喜花、迎春花(《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结香的花蕾。冬末或初春花

  • 地瓜藤

    《中药大辞典》:地瓜藤药材名称地瓜藤拼音Dì Guā Ténɡ别名地石榴(《滇南本草》),过江龙、土瓜(《草木便方》),野地瓜(《分类草药性》),地蜈蚣(《天宝本草》),牛马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