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榉树叶

榉树叶

《中药大辞典》:榉树叶

药材名称榉树叶

拼音Jǔ Shù Yè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②婉可成《食物本草》:"味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唐本草》:"嫩叶,挼贴火烂疮有效。"

①《日华子本草》:"治肿烂恶疮,盐捣罯。"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作饮凉心肺;挼贴火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榉树叶

药材名称榉树叶

拼音Jǔ Shù Yè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榉树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25m。一年生枝密被柔毛。叶互生,硬纸质;叶柄长1-4mm;无托叶;叶片椭圆状卵形、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1.5-4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粗糙,具脱落性硬毛,下面密被柔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7-15对。花单性,稀杂性,雌雄同株;雄花簇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或苞腋,雌花1-3朵生于新枝上部的叶腋;花被片4-5;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而对生;雌花仅有雌蕊1,子房1室,花柱2,斜生。坚果上部偏斜,直径2.5-4mm。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生于山坡、路旁,或栽于宅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常皱缩,展平后长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宽1-4cm,上面绿褐色,粗糙,有脱落性硬毛,下面色稍浅,密生淡灰色毛,叶脉于下面明显,侧脉7-15对,叶缘具波状单锯齿;叶柄长1-4mm。纸质,脆而易碎。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主疮疡肿痛;崩中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唐本草》:嫩叶,贴火烂疮有效。

2.《日华于本草》:治肿烂恶疮,盐捣敷。

3.姚可成《食物本草》:作钦凉心肺;贴火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会东藤

    药材名称会东藤别名老妈妈针线包来源萝藦科会东藤Gymnema longiretinaculatum Tsiang,以种毛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刀伤出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广玉兰

    药材名称广玉兰拼音Guǎnɡ Yù Lán别名荷花玉兰、洋玉兰、百花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荷花的花和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术

  • 鸡爪乌

    药材名称鸡爪乌拼音Jī Zhuǎ Wū别名细草乌来源药材基源:为志茛科植物康定翠雀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hinium tatsienense Franch.[D.soonmingense

  • 油渣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油渣果药材名称油渣果别名油瓜、猪油果、野面瓜、猴子面瓜果来源葫芦科油渣果Hodgsonia macrocarpa (Blume) Cogn.,以种仁、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

  • 川榛

    药材名称川榛别名木里仙来源榛科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tchuensis Franch.,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中南及西南各省。性味甘

  • 茶子心

    药材名称茶子心拼音Chá Zǐ Xīn别名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秋季采收。原形态油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又名:楂(《农政全书》),梣树

  • 丝茅七

    药材名称丝茅七拼音Sī Máo Qī别名鸦葱、茅草细辛、毛草七、倒扎草根、倒扎花、条参、水防风、仙茅参、猪尾巴、羊奶子、水风、独脚茅草、黄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厚皮树

    《中药大辞典》:厚皮树药材名称厚皮树拼音Hòu Pí Shù别名胶皮麻、十八拉文公(《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全展选编·内科》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厚皮树的树皮。原

  • 五指毛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指毛桃药材名称五指毛桃拼音Wú Zhǐ Máo Táo别名五指榕、五指牛奶、五指香、五叉牛奶、土黄芪[广东]、三爪龙、五爪龙、五爪桃、山狗差来源为桑

  • 紫薇

    药材名称紫薇拼音Zǐ Wēi别名搔痒树、紫荆皮[四川]、紫金标[江西]来源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剥落的树皮,晒干;根随时可采。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