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橘根

橘根

《中药大辞典》:橘根

药材名称橘根

拼音Jú Gēn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芸香科植物福橘朱橘等多种橘类的。9~10月采收。

性味《重庆草药》:"味苦辛,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顺气止痛,除寒湿。"

②《重庆草药》:"理气。治气痛,气胀,膀胱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橘根

药材名称橘根

拼音Jú Gēn

英文名Tangerine root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采收和储藏:9-10月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橘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m。枝细,多有刺。叶互生;叶柄长0.5-1.5cm,有窄翼,顶端有关节;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4-llcm,宽1.5-4cm,先端渐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或为波状,具不明显的钝锯齿,有半透明油点。花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枝端或叶腋;花萼杯状,5裂;花瓣5,白色或带淡红色,开时向上反卷;雄蕊15-30,长短不一,花丝常3-5个连合成组;雌蕊1,子房圆形,柱头头状。柑果近圆形或扁圆形,横径4-7cm,果皮薄而宽,容易剥离,囊瓣7-12,汁胞柔软多汁。种子卵圆形,白色,一端尖,数粒至数十粒或无。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

资源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味苦;辛;平

归经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顺气止痛,除寒湿。

2.《重庆草药》:理气。治气痛,气胀,膀胱疝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莸药材名称莸拼音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莸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

  • 丽江黄芩

    药材名称丽江黄芩别名黄芩来源唇形科丽江黄芩Scutellaria likiangensis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安胎。更年期红崩:丽江黄芩(醋炒),为末,

  • 紫苏

    药材名称紫苏拼音Zǐ Sū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 鹰爪花根

    药材名称鹰爪花根拼音Yīnɡ Zhǎo Huā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abotrys hexapetalus(L.f.)Bhandari[Annona

  • 地柏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柏叶药材名称地柏叶拼音Dì Bǎi Yè别名地柏枝、金花草、凤凰尾、避风草、奶子草、石灰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华中铁角蕨Asplenium sarel

  • 包袱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包袱七药材名称包袱七别名小八角莲、半碗水、铁骨散来源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g,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

  • 油渣果根

    药材名称油渣果根拼音Yóu Zhā Guǒ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油渣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dgsonia macrocarpa (Bl.)Cog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洗

  • 刺三甲

    药材名称刺三甲拼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

  • 栝楼茎叶

    药材名称栝楼茎叶拼音Guā Lóu Jīnɡ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茎叶。性味《纲目》:"酸,寒,无毒。"功能主治《别录》:"疗中热伤

  • 苎麻梗

    药材名称苎麻梗拼音Zhù Má Gě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茎或带叶嫩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L.)Gaud.[Urtica nivea L.]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