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脉柳叶菜

毛脉柳叶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脉柳叶菜

药材名称毛脉柳叶菜

别名兴安柳叶

来源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毛脉柳叶菜Epilobium amurense Hausskn.,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生用。

性味苦、涩,温。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痢。用于肠炎痢疾,月经过多,白带。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毛脉柳叶菜

药材名称毛脉柳叶菜

拼音Máo Mài Liǔ Yè Cài

别名柳叶菜、兴安柳叶菜、小柳叶菜、水泽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毛脉柳叶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amurense Hausskn.[E,laetum WALL.ex Hausskn.]

采收和储藏:7-8月割取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毛脉柳叶菜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细,斜升,棕黄色,密生多数细根;茎具2条细棱,棱上密生曲柔毛,其余近无毛。叶上部互生,无柄,下部对生,具短柄;叶征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6cm,宽1-2.5cm,边缘具不规则浅细锯齿,两面脉上被短柔毛。花两性,单朵腋生,通常粉红色,长4-6mm;花萼裂片4,长3-4mm,外被短毛;花瓣4,倒卵形,先端凹缺,长4-6mm;雄蕊8,4长4短;子房下位,被曲柔毛,柱头头状,长宽各1-1.2mm,基部为长约3mm的花柱。蒴果细长圆柱形,长5-7cm,散生长柔毛;种子多数,黄褐色,近长圆柱形,长5-7cm,散生长柔毛;种子多数,黄褐色,近长圆形,长约1mm,具小乳突,先端有污白色簇毛。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3400m的林缘、灌丛、草地、沟边沼泽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收敛固脱。主月经过多;带下赤白;久痢;久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锦

    《中药大辞典》:地锦药材名称地锦拼音Dì Jǐn别名地噤(《本草拾遗》),常春藤(《植物名实图考》),爬墙虎、红葡萄藤、红葛(《中国树木分类学》),爬山虎(《苏南种子植物》),大风藤、过风藤

  • 叉枝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枝藻药材名称叉枝藻来源藻类红藻门叉枝藻Gymnoganyrus flablliformis Harv.,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为琼胶的辅助原料,并用作缓泻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达仑木

    药材名称达仑木拼音Dá Lún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乌口树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renna attenuata (Voigt) Hutch.[Stylocoryna attenua

  • 点地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点地梅药材名称点地梅拼音Diǎn Dì Méi别名喉咙草、白花珍珠草、天星草来源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 白千层叶

    《中药大辞典》:白千层叶药材名称白千层叶拼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1~1

  • 白毛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毛藤根药材名称白毛藤根拼音Bái Máo Ténɡ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夏、秋采收。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

  • 洋金花

    《中国药典》:洋金花药材名称洋金花拼音Yánɡ Jīn Huā英文名FLOS DATURAE别名曼陀罗、羊惊花、山茄花、风茄花、枫茄花、醉仙桃、大麻子花、广东闹羊花、大喇叭花、金盘托荔枝、假

  • 七角白蔹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角白蔹药材名称七角白蔹拼音Qī Jiǎo Bái Liǎn别名小接骨丹、葎叶白蔹、活血丹、葎草叶山葡萄来源葡萄科葎叶蛇葡萄Ampelopsis humulifolia

  • 蜜桶花

    药材名称蜜桶花拼音Mì Tǒnɡ Huā别名猫花、蜂糖花、蜂糖罐、野连翘、叶上花、蜂蜜果、铁林杆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来江藤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ndisia hancei Hook.

  • 异叶青兰

    药材名称异叶青兰拼音Yì Yè Qīnɡ Lán英文名HERBA DRACOCEPHALI HETEROPHYLLI别名吉孜青保(藏名)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D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