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水松球果

水松球果

药材名称水松球果

拼音Shuǐ Sōnɡ Qiú Guǒ

别名水松

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水松的球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strobus pensilis (Staunt.) Koch[Thuja pensilis Staunt.]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摘,阴干备用。

原形态半常绿性乔木,高8-10m,稀达25m。树干有扭纹,树皮褐色,纵裂成不规则的长条片。叶多型,鳞形叶较厚,螺旋状着生于多年生或当年生的主枝上,长约2mm,有白色气孔点,冬季宿存;条形叶两侧扁平,薄,常成2列,长1-3cm,宽1.5-4mm,背面中脉两侧有气带;条状钻形两侧扁,长4-11mm。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顶;雌球花卵状椭圆形,有20-22枚苞鳞;苞鳞与种鳞合生,仅先端分离。球果倒卵圆形,长约2-2.5cm,径1.3-1.5cm;种鳞木质,背部上缘有6-9微向外翻的三角状尖齿,近中部有1反曲的尖头;种子长5-7mm,宽3-4mm,基部有向下的长翅,翅长4-7mm。花期1-2月,球果秋后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南京、武汉、上海、杭州等地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球果倒卵圆形,长约2cm。绿棕色或棕色。种鳞木质,大小不等,螺旋形层状排列,最下层种鳞扁平肥厚,背部上缘有6-9个微向外反的三角状尖齿,近中部有1反曲的尖头。种鳞间有种子,种于基部有长翅。气微香,味涩。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胃痛;疝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米药材名称石米别名小石枣子、小羊耳蒜来源兰科羊耳蒜属植物石米Liparis fargesii Fine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用于肺

  • 磨盘根

    《中药大辞典》:磨盘根药材名称磨盘根拼音Mó Pán Gē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根。4月采挖,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等地。性状干燥根呈圆锥形,粗大,长达1

  • 苎麻根

    《中药大辞典》:苎麻根药材名称苎麻根拼音Zhù Má Gēn英文名Radix Boehmeriae别名家苎麻、野麻、白麻、园麻、青麻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

  • 蚬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蚬壳药材名称蚬壳拼音Xiǎn Ké别名河蚬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蚬科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Miiller),以贝壳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省。性味咸,温。

  • 香茅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茅药材名称香茅拼音Xiānɡ Máo别名柠檬茅、香巴茅、风茅来源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DC.)Stapf,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黑心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心姜药材名称黑心姜别名蓝姜、绿姜、黑姜、乌姜来源姜科姜黄属植物黑心姜Curcuma caesia Roxb.,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

  • 椋子木

    《中药大辞典》:椋子木药材名称椋子木拼音Liánɡ Zǐ M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心材。原形态椋子木,又名:椋、梾(《尔雅》),松杨、凉木(《本草拾遗》),冬青

  • 桑鳸

    药材名称桑鳸拼音Sānɡ Hù别名桑扈(《诗经》),青雀、窃脂(陆玑《诗疏》),蜡嘴雀、蜡嘴(《纲目》)。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雀科动物黑头蜡嘴雀的肉。原形态体长20余厘米。嘴厚而强,呈

  • 细叶草乌

    药材名称细叶草乌拼音Xì Yè Cǎo Wū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伏毛直序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richardsonianum Lauener var.pseudoses

  • 生等[藏药名]

    药材名称生等[藏药名]别名生等膏来源鼠李科生等Rhamnella gilgitica Mansf. et Molch,以木材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消肿。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