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茴香藻

水茴香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茴香藻

药材名称水茴香藻

拼音Shuǐ Huí Xiānɡ Zǎo

别名茴香

来源藻类绿藻门水茴香藻Nitella expansa Allen.,以全草入药。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湿止渴。主治水呛咳,风热感冒;外用治烫火伤。

用法用量配方用。外用研末,加冰片少许,调麻油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水茴香藻

药材名称水茴香藻

拼音Shuǐ Huí Xiānɡ Zǎo

别名茴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轮藻科植物膨胀丽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itella expansa T.F.Alle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水生绿色藻类。高10-45cm,主茎细长,分节和节间,节间粗80-100μm。中央无主轴。节部有轮生的小枝,小枝上具突起的单细胞的"叶"。叶腋的上部具卵状的卵囊,外被螺旋细胞,顶端有冠突,精子囊圆形,生于卵囊的下侧,成熟时呈红色,由数个盾状体细胞组合而成。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淡水池塘、湖泊中。为一年生植物,一般喜清澈的流水环境。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皱缩卷曲,绿色,水浸展平后,长8-12cm。下部具假根。主茎细长,丝状,具节,节间长约1cm。节上对生或轮生小枝,小枝一次或多次分叉。小枝及侧枝多等长。质脆。气微腥,味辛。

性味辛;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止咳。主风热感冒;咳嗽;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鼻血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血草药材名称鼻血草拼音Bí Xiě Cǎo别名红活美、滇荆芥、土荆芥来源唇形科滇荆芥属植物蜜蜂花Melissa axillaris (Benth.) Bakh. f.

  • 蜈蚣藻

    药材名称蜈蚣藻拼音Wú Gōnɡ Zǎo别名海赤菜、冬家烂、膏菜来源药材基源:为隐丝藻科植物蜈蚣藻及舌状蜈蚣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rateloupia filicina(Wulf.)C.Ag

  • 食盐

    《中药大辞典》:食盐药材名称食盐拼音Shí Yán别名盐(《周礼》),咸鹾(《礼记》)。出处《别录》来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

  • 倒莓子

    药材名称倒莓子别名腺花茅莓、莓子蔓、红莓梢来源蔷薇科倒莓子Rubus parvifolius L. var. adenochlamys (Focke) Migo,以枝叶及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性

  • 粉绿益母草

    药材名称粉绿益母草别名新疆益母草、益母蒿来源唇形科粉绿益母草Leonurus glaucescens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苦、辛,微寒。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月经不调,

  • 西南菝葜

    药材名称西南菝葜拼音Xī Nán Bá Qiā别名菝葜、藏金刚藤来源百合科西南菝葜Smilax bockii War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 小贯众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贯众药材名称小贯众拼音Xiǎo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昏鸡头、鸡脑壳、鸡公头、乳痛草来源为鳞毛蕨科贯众属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 Smith,以

  • 老头草

    《中药大辞典》:老头草药材名称老头草拼音Lǎo Tóu Cǎo别名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老头艾(《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菊科植物火绒草的全草

  • 铺地蜈蚣

    药材名称铺地蜈蚣拼音Pū Dì Wú Gōnɡ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水杉(《植物学大辞典》),狗仔草(《广州植物志》),狮子草、龙须草、舒筋草(《贵州民间

  • 白勒

    药材名称白勒拼音Bái Lè英文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e Root-bark别名五加皮、鹅掌楸、三叶五加、刺三甲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勒Acanthopan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