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汝兰

汝兰

《中药大辞典》:汝兰

药材名称汝兰

拼音Rǔ Lán

别名金线吊乌龟(《四川中药志》),千金藤、山乌龟。吊金龟(《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防己科植物汝兰。六月采根,切块,晒干。

原形态缠绕性藤本,草质。具大形块根。茎纤细,具棱。单叶互生;卵形、扁圆形或三角状卵圆形,基部圆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深绿,下面灰绿色;叶柄盾状着生,长8~14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复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长7~9厘米;花小,黄绿色;小花梗不等长;雄花萼片6,两轮;花瓣3,阔扁卵形,肉质;雄蕊6,联合成柱体,顶端呈盘状;雌花的萼片及花瓣通常3或4,与雄花同形;雌蕊1,柱头5裂,盘状,子房上位,1室。核果倒卵形至球形。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沟边、路旁、陡坡的树林边沿。分布四川、贵州、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块状,最粗者径达30厘米,外表褐黑色,多皱纹及凹沟。质硬。断面白色,多粉质。味苦。

性味苦辛,凉。

①《四川中药志》:"苦,凉,有微毒。"

②《贵州民间药物》:"苦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风湿关节痛。中暑,痢疾,痈疖疮毒。

①《四川中药志》:"通经,消饱胀。治风湿痛及风湿麻木。"

②《广西药植名录》:"散血解毒,治痈疖疮毒。"

③《贵州民间药物》:"清热,驱风除湿。治中暑,痢疾,风湿。"

④《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炖肉,浸酒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磨醋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汝兰

药材名称汝兰

拼音Rǔ Lán

英文名root of hemandialeaf Stephania

别名金不换、山乌龟、吊金龟、金线吊乌龟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汝兰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sinica Die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汝兰 多年生稍肉质落叶藤本,全林无毛。块根团块状。茎枝粗壮,常中空,有粗直纹。叶互生;叶柄长达30cm,先端常肥大,盾状着生;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近圆形,长10-15cm,宽度常大于长度或近相等,先端钝,有小突尖,基部近平截或微圆,边缘浅波状或全缘;掌状脉5条,下面微凸,近纸质。花小,单性,雌雄异株;网脉明显,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总花序梗和伞梗均肉质,苞片和小苞片均无;雄花:萼片6,排成2轮,稍肉质,近倒卵状长圆形,长1-1.3mm,内轮稍阔;花瓣3或4,倒卵形,短而阔,内面有2个大腺体,长约0.8mm;聚药雄蕊长0.7-0.8mm;雌花序亦为复伞形聚伞花序,但伞梗粗短;雌花;萼片1,小;花瓣2,内面腺体有时不甚明显。果梗肉质,核果长约7-8mm,内果皮长约6-7mm,背部有小横肋状雕纹,每行15-18条,胎座迹不穿孔。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生于次生林的沟谷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和西南部,四川东部、中部和南部,贵州北部,云南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 块根类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0-40cm。表面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的龟裂纹,散生众多小凸点。商品多为横切或纵切片,厚0.5-1cm;新鲜切面淡黄色至黄色,或放置后黄色变深。断面常可见筋脉纹(三生维管束)环状排列呈同心环状,干后略是点状突起。气微,味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皮层偶见石细胞散在,椭圆形,壁厚4-8μm。本品薄壁细胞含较多棒晶,长4-14(-28)μm,并有少数短棒晶、砂晶和方晶;淀粉粒单粒圆形,直径5-17(-21)μm,脐点明显;偶有复粒,由2-3分粒组成。

化学成分汝兰块根含四氢掌叶防己碱( tetrahydropalmatine),小檗胺( bebamine),轮环藤宁碱(cycleanine),头花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汝兰宁碱(tuna-n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生物碱。

鉴别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滤过。取滤液l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橙色沉淀;另取滤液lml,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取药材新鲜断面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亮天蓝色荧光。

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感冒,咽痛,腹泻,痢疾,痛疽肿毒,胃痛,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9-15g;研末,每次 0.6-1g,每日3次。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通经,消饱胀。治风湿痛及风湿麻木。

2.《广西药植名录》:散血解毒,治痈疖疮毒。

3.《贵州民间药物》:清热,驱风除湿。治中暑,痢疾,风湿。

4.《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腮腺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果

    药材名称黑果别名小黑果、马屎果、华西小石枳、老鸦果、小石积木来源蔷薇科黑果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甘肃、四川、贵州。性味微涩,平。功能

  • 还阳参

    《中药大辞典》:还阳参药材名称还阳参拼音Hái Yánɡ Shēn别名天竺参、万丈深、竹叶青、独花蒲公英(《滇南本草》),铁刷把、有根无叶(《文山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

  • 大荨麻

    药材名称大荨麻别名云南荨麻来源荨麻科大荨麻Urtica mairei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痒。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痛,劳伤疼痛,疝痛,水肿,

  • 棕叶七

    药材名称棕叶七拼音Zōnɡ Yè Qī英文名Waterplantainleaf Calanthe别名克马七、长青九龙盘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泽泻虾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羌活鱼

    《中药大辞典》:羌活鱼药材名称羌活鱼拼音Qiānɡ Huó Yú别名秉氏鲵、杉木鱼(《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小鲵科动物山溪鲵的全体。夏、秋捕捉,捕得后用酒醉死,洗

  • 荸荠

    《全国中草药汇编》:荸荠药材名称荸荠拼音Bí Jì别名马蹄、乌芋、地栗、地梨、苾荠、通天草[浙江杭州]来源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 白栎

    药材名称白栎拼音Bái Lì别名栗子树、白紫蒲树来源壳斗科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以果实的虫瘿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及华南各省。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大人疝气,急

  • 竹叶吉祥草

    药材名称竹叶吉祥草拼音Zhú Yè Jí Xiánɡ Cǎo别名竹叶红参、马耳朵草、珊瑚草、白龙须、缠百合来源鸭跖草科竹叶吉祥草属植物竹叶吉祥草Spatholi

  • 红楠

    药材名称红楠拼音Hónɡ Nán别名白漆柴、乌樟、钓樟来源樟科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 Sieb. et Zucc.,以根皮及树皮入药。化学成分根含dl-N-降杏

  • 毛枝卷柏

    药材名称毛枝卷柏拼音Máo Zhī Juǎn Bǎi别名拨云丹、岩白草、土柏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毛枝卷柏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laginella braunii Bak.采收和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