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滇高良姜

滇高良姜

药材名称滇高良姜

拼音Diān Gāo Liánɡ Jiānɡ

别名良姜

出处滇高良姜始载于《滇南本草》,名良姜。《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五芳草类载:“高良姜,滇生者,叶润根肥,破茎生葶,先作红苞,火焰炫目;苞分两层,中吐黄花,亦两长瓣相抱。复突出尖,黄心长半寸许,有黑纹一缕,上缀金黄蕊如半米。另有长须一缕,尖擎小绿珠……故圃中多植之。”根据上述及附图,应为喙花姜 Rhynchanthus beesianus W.W.Smith,而非高良姜Alp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喙花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ynchanthus beesianus W.W.Sint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喙花姜,多年生草本,高0.5-1.5m。具肉质、增厚的根茎,须根粗,密被茸毛。茎中部以下被张开的鳞片状鞘。叶片3-6枚;叶柄极短,长约4mm,内面红色;叶舌膜质,长约2mm,鞘部张开,具紫色斑纹;叶片椭圆状长圆形,长15-30cm,宽4.5-9cm,先端短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均无毛,干时边缘褐色。穗状花序顶生,长10-15cm,直立,有花约12朵,花序柄短;苞片线状被针形,长3-7cm,鲜时红色,平时紫红色,薄膜质,小苞片管状,长约1.5cm;花萼管长2.5-3cm,上部一侧开裂,先端2裂,具2个绿色的小尖头;红冠管长2-4.5cm,红色,上部稍扩大,裂片卵状被针形,长1.5-3cm,直立,上部淡黄色,基部淡红色,无唇瓣及侧生退化雄蕊;花丝突出于花冠之外,舟状,长约4.5cm,基部较阔;花药长6-8mm,花柱线形;子房被短柔毛,长约5mm。花期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1900m的疏林、灌丛、草地或附生于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开胃。主脘腹胀痛;食滞不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鸭胆子

    药材名称鸭胆子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鸭胆子树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寒。归经入大肠经。功能主治治痢,抗疟。用于久痢、休息痢、疟疾。用法用量去壳取仁(切勿将仁敲破,以胶囊或桂圆肉或馒头皮包果吞服。治痢,每次用

  • 蛇头草

    药材名称蛇头草别名华东蒟蒻来源天南星科蛇头草Amorphophallus sinensis Belva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性味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消肿散结,解毒,止痛,化痰。主治痈疖肿毒,

  • 小鱼眼草

    药材名称小鱼眼草拼音Xiǎo Yú Yǎn Cǎo别名小鱼眼草、菊叶鱼眼草来源菊科鱼眼草属植物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及菊叶鱼眼草D.

  • 云南丹参

    药材名称云南丹参别名紫丹参、滇丹参、红青菜、小红参、山槟榔[云南]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云南丹参Salvia yunnanensis C. H. Wright.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

  • 长白假水晶兰

    药材名称长白假水晶兰拼音Chánɡ Bái Jiǎ Shuǐ Jīnɡ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球果假水晶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ilotheca humilis(D.Don)H

  • 白果

    《中国药典》:白果药材名称白果拼音Bái Guǒ英文名SEMEN GINKGO别名白果仁来源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白果树、公孙树)Ginkgo 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

  • 花蝴蝶根

    药材名称花蝴蝶根拼音Huā Hú Dié Gēn别名皂药根(《分类草药性》),拐枣七、鸡脚七(《贵州民间药物》),血当归(《云南中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蓼科植物缺腰

  • 鸡冠子

    《中药大辞典》:鸡冠子药材名称鸡冠子拼音Jī Guān Z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种子。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搓出种子,拣去杂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鸡

  • 黄花稔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稔药材名称黄花稔拼音Huánɡ Huā Rěn别名黄花地桃花、地膏药、黄花母、千斤坠、枚叶草、山鸡绸、土黄芪[福建]、细迷马桩棵、素花草来源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白背黄花

  • 蛾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蛾药药材名称蛾药拼音é Yào别名火草、火把花来源菊科火绒草属植物多枝火绒草Leontopodium sinense Hemsl.,以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