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烂泥蒿

烂泥蒿

药材名称烂泥蒿

拼音Làn Ní Hāo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齿叶灯台报春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serratifoli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不被粉。根茎粗短,向下发出支根一丛,通常多达10余条。基生叶粗壮,丛生,薄膜质;叶柄长约1-2cm,两侧有宽翅;叶长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6-12cm,宽1.8-5cm,先端圆形,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边缘具啮蚀状三角形小牙齿。花葶1-2枚自叶丛中抽出,高12-25cm,有时可达45cm;顶生具5-10朵花的伞形花序,有时出现第2轮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3-10mm;花梗长8-20mm,花时稍下弯,果时直立,长可达3cm;花萼钟形,长4-7mm,明显具5肋,分裂达全长的1/3-1/2,裂片卵状三角形或窄三角形;花冠黄色,冠檐直径1.8-2.5cm,裂片阔卵形或近扁圆形,全缘或先端具凹缺,通常自基部至先端有一橙黄色宽带;长花柱花:冠筒长8-10mm,自基部向上渐次增宽,雄蕊略低于冠筒中部,花柱长达喉部环状附属物;短花柱花:冠筒较狭窄,至喉部雄蕊着生处始骤然增宽;花柱长约2.5mm。蒴果卵球形,约与花萼等长。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4000m的高山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贡山、维西、德钦、丽江、漾濞、大理)和西藏东南部(墨脱、察隅的察瓦龙)。

性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荆芥

    药材名称红荆芥拼音Hónɡ Jīnɡ Jiè别名野藿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动蕊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inostemon ornatum(Hemsl.)Kudo[Teucrium orn

  • 冷毒草

    《中药大辞典》:冷毒草药材名称冷毒草拼音Lěnɡ Dú Cǎo别名地黄瓜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匍匐堇菜的全株。春、夏、秋均可采集。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茎长,地上茎短或缺,

  • 毛连菜

    《中药大辞典》:毛连菜药材名称毛连菜拼音Máo Lián Cài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褐毛连菜的头状花序。7~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达1.8米

  • 马钱子粉

    药材名称马钱子粉拼音Mǎ Qián Zǐ Fěn英文名SEMEN STRYCHNI PULVERATUM来源本品为马钱子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粉末;气糊香,味极苦。鉴别照马钱子项下的

  • 唐古特报春

    药材名称唐古特报春拼音Tánɡ Gǔ Tè Bào C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唐古特报春的花及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tangutica Duchie采收和储藏:6-7月采

  • 臭菘叶

    药材名称臭菘叶拼音Chòu Sō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Iocarpus foetidus(L·)Salis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蚺蛇肉

    《中药大辞典》:蚺蛇肉药材名称蚺蛇肉拼音Rán Shé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的肉。原形态蟒蛇,又名:蟒、王蛇(《尔雅》),南蛇、埋头蛇(《纲目》),

  • 滇南马钱

    药材名称滇南马钱别名车里马钱、云南马钱、马钱子来源马钱科滇南马钱Strychnos cheliensis Hu,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化学成分种子含番木鳖碱。性味苦,含。剧毒。功能主治兴奋健胃,消

  • 丝棉木

    《中药大辞典》:丝棉木药材名称丝棉木拼音Sī Mián Mù别名白皂树(《中国树木志略》),明开夜合(《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桃叶卫矛(《中国树木分类学》),白杜(《中国高等植物图

  • 驴骨

    《中药大辞典》:驴骨药材名称驴骨拼音Lǘ Gǔ出处孟洗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骨。功能主治①孟诜:"煮作汤,浴渍身,治历节风。"②《纲目》:"牝驴骨煮汁服,治多年消渴。&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