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牛泷草

牛泷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泷草

药材名称牛泷草

拼音Niú Lónɡ Cǎo

别名夜抹光、都格里巴

来源柳叶菜科牛泷草Circaea cordata Royl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疥疮,脓疮,刀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牛泷草

药材名称牛泷草

拼音Niú Lónɡ Cǎo

别名夜抹光(《贵州草药》),三角叶(《贵州药植目录》),都格里巴(苗名)。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柳叶菜科植物牛泷草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茎绿色,密被短柔毛,叶对生,卵形,长5~9厘米,宽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边缘疏生锯齿,两面均被短柔毛;叶柄长4~8厘米,被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密被短柔毛;苞片小;花两性,白色;萼筒卵形,裂片2;花瓣2,宽倒卵形,短于萼裂片,顶端凹缺;雄蕊2;子房下位,2室。果实坚果状,倒卵状球形,外被浅棕色钩状毛;果柄被毛,稍短于果实或近等长。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边、林下阴湿处。分布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等地。

性味辛,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肌。

复方①治疥疮,脓庖:夜抹光烘干研末,配硫黄雄黄粉适量,用菜油调撩或干扑于溃烂处。

②治刀伤:夜抹光捣绒敷伤处。(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牛泷草

药材名称牛泷草

拼音Niú Ló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Cordate Circaea

别名夜抹光、三角叶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牛泷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cordata Royle[C.cordiophylla Makino]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cm。具地下铺匐枝;芭圆柱形,绿色,全株被毛,茎被长展毛和稍弯的尖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8cm,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或阔卵形,长3-6cm,宽2-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浅心形,边缘疏生浅锯齿或近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密被短柔毛;苞片小;花两性,白色,花梗长3-4mm,密被短柔毛;萼筒倒卵形,裂片2,长卵形,被微柔毛,花瓣2,阔倒卵形,顶端2裂,白色,长约2mm;雄蕊2;子房下位,2室,花柱伸出,长3-4mm,柱头头状,顶端凹状。果实坚果状,倒卵状球形,长2.5-3mm,直径约2.5mm,有沟,外被浅棕色钩状毛;果柄被毛,稍短于果产或近等长。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50-3200m的山坡路边、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主疮痈肿毒;疥疮;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贵州草药》:辛,凉,有小毒。清热解毒,生肌。治疥疮,脓疱:夜抹光烘干研末,配硫黄雄黄粉适当,用菜油调擦或干扑于溃烂处。治刀伤:夜抹光捣绒敷伤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土子

    《中药大辞典》:红土子药材名称红土子拼音Hónɡ Tǔ Zǐ别名比子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红土子草、红清酒缸、过路清(《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

  • 蚌泪

    《中药大辞典》:蚌泪药材名称蚌泪拼音Bànɡ Lèi别名活蚌水(《本经逢原》),蚌清水(《泉州本草》)。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褶纹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蚌类的体内分泌

  • 小萹蓄

    《中药大辞典》:小萹蓄药材名称小萹蓄拼音Xiǎo Biǎn Xù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蓼科植物腋花蓼的全株。开花时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匍伏状,多分枝,长15~30厘米;枝披散

  • 一枝旗

    药材名称一枝旗拼音Yì Zhī Qí别名东南星蕨、石韦、灯火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攀援星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buergerianum(Miq.)Ching[P

  • 樗白皮

    《中药大辞典》:樗白皮药材名称樗白皮拼音Chū Bái Pí别名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

  • 苦壶卢子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子药材名称苦壶卢子拼音Kǔ Hú Lú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种子。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性味《纲目》:"苦,寒,有毒

  • 毛柴胡

    药材名称毛柴胡拼音Máo Chái Hú别名枪刀菜、毛牛耳大黄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hieracioide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高山黄华根

    《中药大辞典》:高山黄华根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8~9月采挖。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 鹳肉

    《中药大辞典》:鹳肉药材名称鹳肉拼音Guàn Ròu出处《河北中医药集锦》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肉。功能主治《河北中医药集锦》:"治干血痨,经血不来,身痛发烧,喘咳。捞鱼鹳

  • 獭肉

    《中药大辞典》:獭肉药材名称獭肉拼音Tǎ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肉。性味甘咸,寒。①《食疗本草》:"性寒,无毒。"②《饮膳正要》:"味咸,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