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球兰

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球兰

药材名称球兰

拼音Qiú Lán

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

来源萝藦科球兰属植物球兰Hoya carnosa (L. f.)R. Brown,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支气管炎,睾丸炎,风湿性关节炎,小便不利;外用治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鲜叶或全草1~2两,绞汁或水煎服,干品减半;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球兰

药材名称球兰

拼音Qiú Lán

别名蜡兰、玉绣球(《广州植物志》),铁加杯、金雪球.牛舌黄、石壁梅、金丝叶、绣球叶(《福建民间草药》),大石仙桃(《南宁市药物志》),爬岩板、草鞋板(《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萝藦科植物球兰藤茎。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藤本,有丰富乳汁。茎细,稍肉质,表面灰黄色,常有不定根。叶对生,厚而肉质,卵状心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9厘米,宽2~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或楔形;脉羽状。总状式的伞形花序腋生;花肉质,花柄长2~4厘米,被毛;花萼小,5裂,淡红色,有毛;花冠白色,裂片5,阔卵形;副花冠5裂,星芒状,与雄蕊柱合生;雄蕊柱短,花药粘合,花粉块黄色,每室1个;心皮2,分离,矩圆状,花柱2。蓇葖果线形。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阴湿处的岩壁上。分布我国南部。

化学成分茎、叶含类似南美牛奶藤苦甙的球兰甙 ,叶中含量0.76%。另含谷甾醇、脂肪油。

性味苦,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平。"

②《贵州民间药物》:"味微甘,性温,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消肿止痛。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乳妇奶少,关节疼痛,睾丸炎。

①《福建民间草药》:"祛风湿,清肝热,消痈肿。"

②《南宁市药物志》:"内服化痰止咳,消食去积。外用消肿止痛,跌打接骨,瘰疬(煨盐)。"

③《贵州民间药物》:"补虚弱,催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2~3钱(鲜者1~3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肺炎或麻疹并发肺炎:鲜球兰叶七至八片,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服。(《泉州青草药》)

②治痈肿初起:球兰鲜叶一握,加红糖五钱(如有红晕灼痛者,则改加冬蜜一小杯),捣烂,加热,贴于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乳妇奶少:球兰、地洋参各三钱,生姜三片。炖肉或煮稀饭吃。(《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风湿关节痛:球兰鲜全草四两,和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睾丸炎:鲜球兰叶二至三两。捣烂,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疗:鲜球兰叶。捣烂调蜜外敷。(《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肺炎

取球兰1两(小儿每岁2~3叶),捣烂绞汁,调蜜或水煎服。观察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共40余例,证明有较好效果。以对肺热喘咳效果最佳,寒痰咳喘效果较差。另有以球兰叶3~11片和荸荠3~11个,洗净绞汁或加水煎服。每日2~3次。治疗麻疹后期并发支气管炎、肺炎9例,多数服药1~3日体温趋向正常。

②治疗乙型脑炎

取鲜球兰叶适量捣烂绞汁,加30%葡萄糖、0.6%氯仿。1~2岁每次10毫升,5~6岁每次20毫升,10岁以上30毫升,每日3~4次。治疗35例,治愈33例,2例无效(属偏湿型)。据观察,偏湿型病例用药后可使痰涎分泌增多,须结合辨证论治,加用其他药物,才能提高疗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球兰

药材名称球兰

拼音Qiú Lán

英文名Stem or leaf of Waxplant

别名铁加杯、金雪球、牛舌黄、石壁梅、金丝叶、绣球叶、大石仙挑、爬岩板、草鞋板、玉叠梅、玉蝶梅、壁梅、古梅、、绣球龙、厚叶藤、达斗藤、雪梅、肺炎草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球兰的藤茎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ya carnosa (L.f.) R.Br.[Asclepias carnosa]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全株有乳汁;附生于树上或石上,茎节上生气根。叶对生,内质;叶柄长1-1.5cm,宽3-4.5cm,先端钝,基部圆形;侧脉约4对,不明显。聚伞花序形状,腋生,有花约30朵,总花序梗和花梗被柔毛,花白色,直径2cm;花萼5深裂;花冠辐状,花冠简短,裂征外面无毛,内面具有乳头状突起;副花冠星状,直立;花粉块每室1个,伸长,侧边透明。蓇葖果线形,长7.5-10cm,光滑。种子先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平原和山地,附生于树上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球兰甙(Hoyin)[1],谷甾醇(sitoste-rol)和球兰脂(hoya fat)[2]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归经肺;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消肿止痛;通经下乳。主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热咳嗽;痈肿;乳妇奶少;关节疼痛;睾丸炎;中耳炎;乳腺炎;瘰疬;产妇乳汁少;乳络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90g,或捣烂绞汁。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肺炎或麻疹并发肺炎: 鲜球兰叶七至八片,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服。(《泉州青草药》)②治痈肿初起: 球兰鲜叶一握,加红糖五钱(如有红晕灼痛者,则改加冬蜜一小杯),捣烂,加热,贴于患处,日换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③治乳妇奶少:球兰、地洋参各三钱,生姜三片。炖肉或煮稀饭吃。(《贵州民间药物》)④治风湿关节痛:球兰鲜全草四两,和猪脚(七寸)一只,黄酒四两,酌加水煎,分二、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⑤治睾丸炎: 鲜球兰叶二至三两。捣烂,水炖服。(《福建中草药》)⑥治疗: 鲜球兰叶。捣烂调蜜外敷。(《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祛风湿,清肝热,消痈肿。

2.《南宁市药物志》:内服化痰止咳,消食去积。外用消肿止痛,跌打接骨,瘰疬(煨盐)。

3.《贵州民间药物》:补虚弱,催乳。

临床应用1.治疗肺炎: 取球兰 1两(小儿每岁2-3叶),捣烂绞汁,调蜜或水煎服。观察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共40余例,证明有较好效果。以对肺热喘咳效果最佳,寒痰咳喘效果较差。另有以球兰叶3-11片和荸荠3-11个,洗净绞汁或加水煎服。每曰2-3次。治疗麻疹后期并发支气管炎、肺炎9例,多数服药 1-3日体温趋向正常。

2.治疗乙型脑炎: 取鲜球兰叶适量捣烂绞汁,加30%葡萄糖、0.6%氯仿。 1-2岁每次10ml,5-6岁每次20ml,10岁以上30ml,每日3-4次。治疗35例,治愈33例,2例无效(属偏湿型)。据观察,偏湿型病例用药后可使痰涎分泌增多,须结合辨证论治,力口用其他药物,才能提高疗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皮条

    《中药大辞典》:山皮条药材名称山皮条拼音Shān Pí Tiáo别名金雀花(《贵州药植目录》)。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四川木蓝的根或全株。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

  • 烂茶叶

    药材名称烂茶叶拼音Làn Chá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泡过的茶叶。功能主治《救生苦海》:"治无名肿毒、犬咬及火烧成疮。"用法用量外用:捣敷、研末

  • 雕头

    药材名称雕头拼音Diāo Tóu别名老雕头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eetus

  • 岩酸

    药材名称岩酸拼音Yán Suān别名独牛、酸杆杆、一面锣、岩丸子,石鼓子,一口血。出处本品原名独羊,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十七卷石草类,云:“独牛生云南山石间。初生一叶,似秋海棠叶而光滑无锯齿,淡绿厚

  • 西瓜黑霜

    药材名称西瓜黑霜炮制大西瓜1个,切开瓜蒂部,倒去瓤、子,装满大蒜瓣,仍以瓜蒂盖好,以纸筋泥封固,于火中煨1天,取出研细末备用。功能主治治慢性肾炎,浮肿,肝病腹水。用法用量每次1钱,1日2次吞服。摘录《

  • 药材名称鹅拼音é别名家鹅来源雁行目鸭科家鹅Anser cygnoides orientalis (L.),以血、胆、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鹅血:咸,平。鹅胆:苦,寒。功能主治鹅血:解

  • 断板龟

    药材名称断板龟拼音Duàn Bǎn Guī别名摄龟、黄缘闭壳龟、克蛇龟来源龟鳖目龟科黄缘闭壳龟Cyclemys flavomarginata (Gray),以龟壳及龟板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

  • 虎图辣

    药材名称虎图辣拼音Hǔ Tú Là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虎图辣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主根圆柱形,分歧,外表黄褐色。茎直立,有棱,基郭带紫色,

  • 黄莲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莲花药材名称黄莲花拼音Huánɡ Lián Huā来源报春花科黄莲花Lysimachia vulgaris L. var. davurica (Ledeb.)

  • 海参肠

    药材名称海参肠拼音Hǎi Shēn Chánɡ出处旅大《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来源为刺参科动物刺参或其他种海参的肠。将海参肠洗净,阴干。化学成分干肠含钒率为百万份之12份,比其躯壳中含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