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疏叶香根芹

疏叶香根芹

药材名称疏叶香根芹

拼音Shū Yè Xiānɡ Gēn Qín

英文名root of Laxleaf sweetroot, Aristate Sweetroot

别名香根芹

出处始载于《四川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疏叶香根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orhiza aristata(Thum) Rydb. Var,laxa(Royle) Constanceet Shan[O.laxa Royle]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去基茎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圆锥形,长2-5cm,有香气。茎上部稍分枝,嫩时有白色柔毛,后变光滑。基生叶轮廓阔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状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状复叶,羽片2-4对,二回羽片卵形或阔卵形,近基部两侧1-2深裂,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或浅裂,表面深绿,背面淡绿,两面被白色为且硬毛,有时仅在脉上有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腑生,花序梗长达20cm;总苞片1-4,阔线形,早落;伞辐3-5;小总苞片4-5,线状披针形,背面或边缘有毛;小伞形花序有能育花1-6朵;花瓣倒卵圆形,白色,花柱基圆锥形,子房被白色、扁平的软毛。双悬果线形或棍棒形,长1-2.2cm,宽2-2.5mm,基部有尾状尖,果棱有刺毛;分生果横剖面圆状五角形,胚乳腹面内凹。花、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3500m的山坡林下、溪边及路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健胃止痛;明目。主风寒感冒;头;风寒湿痹;胃寒纳少;呕吐;雀目;鹅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服:9-15g;或研末。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散寒发表,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及周身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蛇胆

    药材名称乌蛇胆拼音Wū Shé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胆。将蛇剖开腹部,找出胆囊,用线扎住胆管上端,然后沿结扎处上方剪断,取出晾干。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蛇&qu

  • 鹿筋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筋药材名称鹿筋拼音Lù Jīn来源为鹿四肢的筋。将鹿四肢割下,除去肌肉和骨骼,保留蹄部,以便鉴别。性味淡、微咸,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关节痛,手足无力,腓

  • 花木通

    《中药大辞典》:花木通药材名称花木通拼音Huā Mù Tōnɡ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8~10月采收,刮去外皮,切片,晒干。原形态木质藤本。叶对生;2回3

  • 刺菱根

    药材名称刺菱根拼音Cì Línɡ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根。功能主治利水通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摘录《中药大辞典》

  • 山慈菇叶

    药材名称山慈菇叶拼音Shān Cí Gu Yè英文名leaf of Appendiculate cremastra出处出自《证类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或独蒜兰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女贞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贞子药材名称女贞子拼音Nǚ Zhēn Zǐ英文名FRUCTUS LIGUSTRI LUCIDI别名爆格蚤、冬青子[河北、江苏、福建、广西、云南]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

  • 海岛苎麻叶

    药材名称海岛苎麻叶拼音Hái Dǎo Zhù M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海岛苎麻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formosanaHayata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收叶,洗净

  • 黑塔子

    药材名称黑塔子拼音Hēi Tǎ Zǐ别名金弹子[果]、野油柿子来源柿树科黑塔子Diospyros cathayensis A. N. Steward.,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涩,凉。功能

  • 鸡嗉

    《中药大辞典》:鸡嗉药材名称鸡嗉拼音Jī Sù别名鸡喉咙(《卫生易简方》)。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嗉囊。功能主治治噎膈不通,小便不禁,发背肿毒。《纲目》:"治小便不禁,及

  • 刺天茄

    药材名称刺天茄拼音Cì Tiān Qié别名苦颠茄、苦天茄(《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果实。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