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叶
药材名称百味叶
拼音Bǎi Wèi Yè
别名沙癞叶、三股筋
来源樟科百味叶Neocinnamomum poilanei H. Liou,以叶、根皮、茎皮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祛瘀活血,散寒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瘀血肿痛,骨折,痛经,风寒感冒,麻疹,皮疹。还可治外伤出血,胃痛等症。
用法用量3~5钱。外用叶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百味叶
拼音Bǎi Wèi Yè
别名沙癞叶、三股筋
来源樟科百味叶Neocinnamomum poilanei H. Liou,以叶、根皮、茎皮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祛瘀活血,散寒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瘀血肿痛,骨折,痛经,风寒感冒,麻疹,皮疹。还可治外伤出血,胃痛等症。
用法用量3~5钱。外用叶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杂交景天拼音Zá Jiāo Jǐnɡ Tiān别名景天。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杂交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hybridum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
《全国中草药汇编》:墓头回药材名称墓头回拼音Mù Tóu Huí别名追风箭、脚汗草、铜班道、虎牙草、摆子草来源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
《中药大辞典》:油草药材名称油草拼音Yóu Cǎo别名油麻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千金子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细长须状,簇生。秆丛生,直
《中药大辞典》:血余药材名称血余拼音Xuè Yú别名发髭(《本经》),乱发(《金匮要略》)。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人的头发。收集人发,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后晒干。商品均加工成炭
《中药大辞典》:行夜药材名称行夜拼音Xínɡ Yè别名负盘(《别录》),屁盘(陶弘景),夜行(《本草拾遗》),气蠜(《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步行虫科昆虫行夜的全虫。原形态体呈
《中药大辞典》:水龙胆草药材名称水龙胆草拼音Shuǐ Lónɡ Dǎn Cǎo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腺花香茶菜的全草或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基部多分枝。茎方形,被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粘药药材名称小粘药别名三叶五香血藤、滑叶藤来源毛茛科小粘药Clematis fasciculiflora Franch.,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活血
药材名称牛角藓拼音Niú Jiǎo Xiǎn英文名cattle horns moss别名短叶牛角藓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藓科植物牛角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to
药材名称还阳草拼音Hái Yánɡ Cǎo别名三匹七(《陕西草药》),姜皮矮陀陀、王蝴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黄花参(《贵州药植目录》)。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云南景
药材名称石通别名短尾铁线莲、山木通、红钉耙藤、小木通、链架拐来源毛茛科石通Clematis brevicaudata DC.,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至四川、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