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睡莲

睡莲

《中药大辞典》:睡莲

药材名称睡莲

拼音Shuì Lián

别名睡莲菜、瑞莲(《岭南杂记》),子午莲(《纲目拾遗》),茈碧花(《植物名实图考》)。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睡莲。夏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具线状黑毛。叶丛生浮于水面;圆心脏形或肾圆形,长5~12厘米,宽3.5~9厘米,先端圆钝;基部的心耳尖锐或钝圆,全缘;上面绿色,幼时有红褐色斑,下面带红色或暗紫色;叶柄细长。花浮于水面,直径4~5厘米,白色,午刻开花,午后五时收敛;花萼的基部呈四方形,萼片4;花瓣8~17,多层;雄蕊多数,3~4层,花药黄色;柱头的辐射4~8数,广卵形,呈茶匙状。浆果球形,松软,有多数细小种子。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长于池沼湖泊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根和叶含氨基酸及生物碱。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白睡莲全植物的水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高血压的犬和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毒性则颇低。

功能主治①《岭南杂记》:"消暑解酲。"

②《纲目拾遗》:"治小儿急慢惊风,用七朵或十四朵,煎汤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睡莲

药材名称睡莲

拼音Shuì Lián

英文名Flower of Pygmy Waterlily,Pygmy Water lily

别名睡莲菜、瑞莲、子午莲、茈碧花。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1.《广志》:睡莲,布叶数重,叶中如荇而大,花有五色,当夏昼开,夜缩入水底,昼复出,与梦草昼入地,夜即复出相反,广州有之。

2.《岭南杂记》:睡莲菜,花瓣外紫内白,干如钗股;心似鸡头,以水浅深为短长,日沉夜浮,必鸡鸣采之始可得,清香爽脆,消暑解醒。出高外。

3.《纲目拾遗》:子午莲,《纲目》水草部入苹,以为此即大叶之苹也。古人以为食品,祭用苹。今浙人呼为子午莲。生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睡莲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睡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具线状黑毛。叶丛生,浮于水面;纸质,心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cm,宽3.5-9cm,先端圆钝,基部深弯呈耳状裂片,争尖或钝圆,稍展开或几重合,全缘,上面绿色,光亮,下面带红色或暗紫色,两面皆无毛,具小点;叶柄细长,约60cm。花梗细长,共浮出水落石出面,直径3-5cm;花萼基部四棱形,萼片4,革质,宽披针形,长2-305cm,宿存;花瓣8-17,白色宽披针形或倒卵形,长2-2.5cm,排成多层;雄蕊多数,短于花瓣,花药条形,黄色;柱应具5-8条辐射线,广卵形,呈匙状。浆果球形,直径2-2.5cm,包藏于宿存花萼中,松软;种子椭圆形,长2-3cm,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池沼湖泊中。

资源分布:全国广布。

性状性状鉴别 花较大,直径4-5cm,白色。萼片4片,基部呈四方形;花瓣8-17;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柱4-8裂,柱头广孵形,呈茶匙状,作放射状排列。

化学成分根和叶含氨基酸及生物碱。

药理作用降压作用:同属植物白睡莲 Nymphaea alba全植物的水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高血压的犬和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毒性则颇低。

性味甘;苦;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消暑;解酒;定惊。主中暑;醉酒烦渴;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各家论述1.《岭南杂记》:消暑解醒。

2.《纲目拾遗》:治小儿急慢惊风,用七朵或十四朵,煎汤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大黄(华北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华北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峪黄、河北大黄来源蓼科大黄属植物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unt.,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根部,除

  • 露兜竻花

    《中药大辞典》:露兜竻花药材名称露兜竻花拼音Lù Dōu Lè Huā别名路头花(《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霹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花。夏季采收,晒干。化学成分花含

  • 蓝玉簪龙胆

    药材名称蓝玉簪龙胆别名丛生龙胆、双色龙胆、棒坚翁波[藏名]来源龙胆科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清

  • 桦褶孔

    药材名称桦褶孔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桦褶孔Lenzites betulina (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长在阔叶树及针叶树的朽树干上。性味淡,温。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

  • 一叶萩

    药材名称一叶萩拼音Yí Yè Qiū英文名Suffrutescent Securinega Twig别名小粒蒿、横子、粉条、老鼠牙、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狗舌条、八颗叶下珠、山帚条条、狗杏条、花帚

  • 小人参

    药材名称小人参拼音Xiǎo Rén Sh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心叶党参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壮,倒圆锥形,肉质白色,有须根。茎1~2枚,倾斜或攀援状,全体

  • 对节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节叶药材名称对节叶拼音Duì Jié Yè别名阿上格[苗语]来源爵床科对节叶Pteracanthus alatus (Wall. ex Nees)

  • 木姜花

    药材名称木姜花拼音Mù Jiānɡ Huā别名鱼香菜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木姜花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方形,带紫红色,密被细短柔毛,上部有对生的分枝。叶对生;椭

  • 南川升麻

    药材名称南川升麻拼音Nán Chuān Shēnɡ Má别名小升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南川升麻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micifuga nanchuanensis Hsiao采收和储藏:

  • 多穗蓼

    《中药大辞典》:多穗蓼药材名称多穗蓼拼音Duō Suì Liǎo别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6~10月采收。原形态草本,高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