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磨盘草子

磨盘草子

《中药大辞典》:磨盘草子

药材名称磨盘草子

拼音Mó Pán Cǎo Zǐ

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来源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种子

化学成分种子中含油约5%,其中脂肪酸成分有:油酸41.3%,亚油酸26.67%,亚麻酸6.80%,硬脂酸11.17%和棕榈酸5.08%。又含非皂化物质约1.77%,系谷甾醇。残渣中含有棉子糖。

功能主治涩肠利水。

复方①治赤白痢:磨盘草子实,炒研为末,每次一钱,每日三次,饭前蜜汤送服。

②治痈疽肿毒:磨盘草子实一枚,研末,开水冲服;另取鲜叶与蜜或红糖捣敷患处。(功用主治以下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磨盘草子

药材名称磨盘草子

拼音Mó Pán Cǎo Zǐ

英文名Seed of Indian Abutilon

出处出自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Sida indica L.]

采收和储藏: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打下种子,晒干。

原形态磨盘草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的亚灌木状草本,高1-2.5m。分枝多,全株均被灰色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4cm,被灰色短柔毛和丝状长柔毛;托叶钻形,外弯;叶卵圆形或近圆形,长3-9cm,宽2.5-7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柔毛;边缘具不规则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达4cm,近顶端具节,被灰色星状柔毛;花萼盘状,绿色,直径6-10mm,密被灰色柔毛,裂片5,宽卵形,先端短尖;花黄色,直径2-2.5cm,花瓣5,长7-8mm;雄蕊柱被星状硬毛;心皮15-20,成轮状,花柱5,柱头头状。果为倒圆形似磨盘,直径约1.5cm,黑色,分果爿15-20,先端截形,具短芒,被星状长硬毛。种子肾形,被星状疏柔毛。花期7-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地带,如平原、海边、砂地、旷野、山坡、河谷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油脂肪酸组成: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及棕榈酸(palmitic aicd)等。种子还含谷甾醇(sitosterol),及棉子糖(raffinose)。

性味辛;甘;寒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通窍;利水;消热解毒。主耳聋;乳汗不通;水肿;便秘;痢疾;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3g。

复方①治赤白痢:磨盆草子实,炒研为末,每次一钱,每日三次,饭前蜜汤送服。②治痈疽肿毒:磨盘草子实一枚,研末,开水冲服;另取鲜叶与蜜或红糖捣敷患处。(功用主治以下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牡荆子

    《中药大辞典》:牡荆子药材名称牡荆子拼音Mǔ Jīnɡ Zǐ别名小荆实(《本经》),牡荆实(《本草经集注》),梦子(《石药尔雅》),荆条果(《药材学》)。出处陶弘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8~9

  • 羚羊肉

    《中药大辞典》:羚羊肉药材名称羚羊肉拼音Línɡ Yánɡ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肉。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

  • 枫荷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枫荷梨药材名称枫荷梨拼音Fēnɡ Hé Lí别名偏荷枫、白荷、鸭脚荷、枫荷桂、边荷枫、阴阳枫、木五加、三叉一支镖、梨荷枫、半荷枫、鸭脚木[江西],白半枫荷、白皮

  • 极丽马先蒿

    药材名称极丽马先蒿拼音Jí Lì Mǎ Xiā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极丽马先蒿的全草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deicularis decorisima Diels采收和储藏:7-8月

  • 冬葵

    药材名称冬葵拼音Dōnɡ Kuí别名冬苋菜、滑滑菜、土黄芪、荠菜粑粑叶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以根、茎、叶及子(冬葵果)入药。夏秋采挖带根全草,洗净切碎

  • 鸡油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油菌药材名称鸡油菌别名鸡蛋黄菌、杏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喇叭菌科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多于秋季雨后生在混交林的地上

  • 望江青

    药材名称望江青拼音Wànɡ Jiānɡ Qīnɡ别名天芝麻、还精草、玉星草、银脚鹭鸶、血见愁、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苏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ch

  • 荚囊蕨

    药材名称荚囊蕨拼音Jiá Nánɡ Jué英文名Ivorywhite Sreuthiopteris别名篦子草、天鹅抱蛋、锯草、梳子草、铁蕨萁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

  • 骆驼脂

    《中药大辞典》:骆驼脂药材名称骆驼脂拼音Luò Tuo Zhī别名驼脂(《丹房鉴源》),驼峰、峰子油(《饮膳正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驼科动物双蜂驼肉峰内的胶汁脂肪。原形态双峰驼,又

  • 莲生桂子草根

    药材名称莲生桂子草根拼音Lián Shēnɡ Guì Zǐ Cǎ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马利筋的根。性味《福建民间草药》:"辛,平,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