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空青

空青

《中药大辞典》:空青

药材名称空青

拼音Kōnɡ Qīnɡ

别名青油羽、青神羽(《石药尔雅》),杨梅青(《本草图经》)。

出处《本经》

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球形或中空者

性味甘酸,寒。有小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吴普本草》:"神农:甘酸。"

③《别录》:"酸,大寒,无毒。"

④《玉楸药解》:"味苦,性寒。"

归经《本草经疏》:"入肝。"

功能主治明目,去翳,利窍。治青盲,雀目,翳膜内障,赤眼肿痛,中风口歪,手臂不仁,头风,耳聋。

①《本经》:"主青盲,耳聋,明目,利九窍,通血脉。"

②《别录》:"益肝气,疗目赤痛,去肤翳,止泪出,利水道,下乳汁,通关节,破坚积,令人不忘。"

③《药性论》:"能治头风,镇肝,瞳人破者,再得见物。"

④《日华子本草》:"浆能点多年青盲、内障、翳膜,养精气。其壳又可摩翳。"

⑤《范汪方》:"治中风口歪不正,以豆许含咽。"

用法用量外用:研细水飞点眼。内服:研末,1~3分。

注意《药性论》:"畏菟丝子。"

复方①治眼疏疏不明:空青少许,渍露一宿,以水点之。(《普济方》)

②治眼黑翳覆瞳子肤起:贝子四枚(烧),空青一两,矾石一两(熬汁尽)。上三味末,取如黍米注翳上,日二。(《僧深集方》)

③治肤翳昏暗:空青二钱,蕤仁(去皮)一两,片脑三钱。细研日点。(《圣济总录》)

④治雀目及内外障眼,风毒青盲、暴赤眼等:杨梅青(好者,水浴过,控干、研)、胡黄连(水浴过,为细末)各一分,槐芽(初出如雀舌时,不计多少,侯干为末)一钱半。三味同研匀细如粉,入龙脑一字许,更研匀,密收,每夜卧时,先温水净漱口,仰面卧,用苇筒子吹药一字,入两鼻中,但令如常喘息,便自睡着,眼中觉凉冷为妙,隔夜一次。(《圣济总录》空青散)

⑤治卒中风,手臂不仁,口歪僻:空青末一豆许,著口中,渐入咽即愈。(《补缺肘后方》)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空青甘寒能除积热,兼之以酸,则火自敛而降矣;热退则障自消,目自明。耳者肾之窍,水涸火炎,故耳聋,肾家热解,则火启水生,而声复聪矣。九窍不利,无非火壅,肝家有火,则血热气逆,故血脉不通,凉肝除热,则精气自益,阴足火清,则窍自利而血脉自通,精神自长矣。目赤痛、肤翳、泪出,皆肝气不足之侯,益肝气则诸证自除矣。其曰利水道,下乳汁,通关节,破坚积者,皆以热除则气血和平,阴气自复,五脏清宁则诸证自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空青

药材名称空青

拼音Kōnɡ Qīnɡ

英文名Azurite (globular or hollow)

别名青油羽、青神羽、杨梅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别录》:空青,生益州山谷及越嵩山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三月中旬采,亦无时。

2. 陶弘景:空青,越嵩属益州,今出铜官者,色最鲜深,出始兴者,弗如,益州诸郡无复有,恐久不采之故也。凉州西平郡有空青山,亦甚多。今空青但圆实如铁珠,无空腹者,皆凿土石中取之。又以合丹,成则化讼为金矣。诸石药中惟此最贵,医方乃稀用之。

3.《唐本草》:此物出铜处有,

来源药材基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成球形或中空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zurite

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短柱状或板状。通常呈粒状、肾状、散射状、土状等块体或被覆在其他铜矿之表面,呈深蓝色。条痕为浅篮色。光泽呈玻璃状、金刚石状或土状。半透明至不透明。断口呈贝壳状,硬度3.5-4。比重3.7-3.9。性脆。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成因产状与绿青(孔雀石)相似。当温度增高时,扁青(蓝铜矿)可能变为绿青(孔雀石),而当干燥季节,并在有足够数量碳酸的条件下,绿青(孔雀石)可转变为扁青(蓝铜 矿)。共存有孔雀石、石英、褐铁矿乃至其他粘土矿物。

资源分布: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类球状,大小不一。蓝色。表面不平坦。多数中空。

化学成分主含碱式碳酸铜[2CuCO3·Cu(OH)2]。其中氧化铜(CuO)69.2%,二氧化碳(CO2)25.6%,水分(H2O)5.2%,尚含铅、锌、铜、钙、镁、钛、铁、铝等元素。

鉴别(1)取本品粉末,加入稀盐酸,显碳酸盐的各种反应。详见“绿青”条。

(2)本品具铜盐的各种反应。详见“绿青”条。

(3)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 5.18(6),5.09(8),4.98(6),3.53(10),2.51(5)。

(4)差热分析曲线 吸热390℃(大),980℃(大);放热780℃(微),970℃(微);390℃(微)失重40%。

性味甘酸;寒;有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凉肝清热;明目去翳;活血利窍。主目赤肿痛;青盲;雀目;翳膜内障;中风口?;手臂不仁;头风;耳聋

用法用量外用:研细水飞点眼。内服:研末,1-3分。

注意《药性论》:畏菟丝子。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空青甘寒能除积热,兼之以酸,则火自敛而降矣;热退则障自消,目自明。耳者肾之窍,水涸火炎,故耳聋,肾家热解,则火息水生,而声复聪矣。九窍不利,无非火壅,肝家有火,则血热气逆,故血脉不通,凉肝除热,则精气自益,阴足火清,则窍自利而血脉自通,精神自长矣。目赤痛、肤翳、泪出,皆肝气不足之候,益肝气则诸证自除矣。其曰利水道,下乳汁,通关节,破坚积者,皆以热除则气血和平,阴气自复,五脏清宁则诸证自解。

2.《本经》:主青盲,耳聋,明目,利九窍,通血脉。

3.《别录》:益肝气,疗目赤痛,去肤翳,止泪出,利水道,下乳汁,通关节,破坚积,令人不忘。

4.《药性论》:能治头风,镇肝,瞳人破者,再得见物。

5.《日华子本草》:浆能点多年青盲、内障、翳膜,养精气。其壳又可摩翳。

6.《范汪方》:治中风口歪不正,以豆许含咽。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赤铜屑

    《中药大辞典》:赤铜屑药材名称赤铜屑拼音Chì Tónɡ Xiè别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

  • 樗鸡

    药材名称樗鸡拼音Chū Jī别名红娘子、灰花蛾来源药材基源:为蜡蝉科动物樗鸡的成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rma delicatula White采收和储藏:7-8月捕捉,捕后蒸死或烤死,晒干。

  • 枳椇叶

    《中药大辞典》:枳椇叶药材名称枳椇叶拼音Zhǐ Jǔ Yè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

  • 华鹅耳枥

    药材名称华鹅耳枥拼音Huá é ěr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千金榆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inus cordata B1.var.chinensis Franch.[C.ch

  • 红花小独蒜

    药材名称红花小独蒜拼音Hónɡ Huā Xiǎo Dú Suàn英文名tuber of Yunnan Bletilla别名小白及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红花小独蒜的假鳞茎。

  • 地筋

    《中药大辞典》:地筋药材名称地筋拼音Dì Jīn别名菅根、土筋(《别录》),黄茅(《纲目》),毛针子草(《贵州草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茅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黄茅,又名

  • 桑芽

    《中药大辞典》:桑芽药材名称桑芽拼音Sānɡ Yá别名女儿红、青桑头(《江苏植药志》)。出处《江苏植药志》来源为槭树科植物茶条槭的幼芽及嫩叶。3月采收。置锅中,微火炒焙数分钟,使幼叶变软,取

  • 水杨梅根

    《中药大辞典》:水杨梅根药材名称水杨梅根拼音Shuǐ Yánɡ Méi Gēn别名头晕药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根茎及根。夏、秋采挖多年

  • 丁榔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榔皮药材名称丁榔皮拼音Dīnɡ Lánɡ Pí别名丁木树、白对节子来源山茱萸科灯台树属植物梾木Cornus macrophylla Wall.,以树皮入药。夏

  • 西南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西南小阴地蕨拼音Xī Nán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西南阴地蕨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薄叶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epteridium daucifo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