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竹叶艾

竹叶艾

药材名称竹叶艾

拼音Zhú Yè ài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苏门白酒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yza sumatrensis (Retz.) Walker [Eigeronb sumatrensis Retz. ]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苏门白酒草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80-150cm。根纹锤状,直或弯曲。茎直产,粗壮,具棱条,绿色或下部红紫色,中部或中部以上有长分枝,被较必灰白色上弯的糙短毛,杂有开展的疏柔毛。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下部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0cm,宽1-3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上部每边常有4-8个粗齿,基部全缘,中部和上部叶渐小;狭披针形或近线形,具齿或全缘,两面尤其是下面被密糙短毛。头状花序多数,径5-8mm,在茎枝端排成大而长的圆锥花序,梗长3-5mm;总苞片形短圆柱状,长约4mm,宽3-4mm;总苞片3层,灰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先端尖,背面被短糙毛,外层稍短工短于内层之半,边缘干膜质;花托具明显小窝孔;雌花多层,长4-4.5mm,管部细长,舌片淡黄色或淡紫色,极短细,丝状,先端2细裂;两性花6-11个,花冠淡黄色,长约4mm,檐部狭漏斗形,上端具5齿裂,管部上部被疏柔毛,瘦果线状披针形,长1.2-1.5mm,压扁,被巾微毛;冠毛1层,初时白色,后变黄褐色。花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和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化痰;通络;止血。主咳嗽痰多;风湿痹痛;子宫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酸不溜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药材名称酸不溜拼音Suān Bù Liū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

  • 浙江过路黄

    药材名称浙江过路黄拼音Zhè Jiānɡ Guò Lù Hu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浙江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chekiangensisC.C.Wu采收和储

  • 岩菖蒲

    《中药大辞典》:岩菖蒲药材名称岩菖蒲拼音Yán Chānɡ Pú别名岩七、兰花岩陀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叶鞘及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蝙蝠葛

    药材名称蝙蝠葛拼音Biān Fú Gě别名蝙蝠藤(《澹寮试效方》),金丝钓葫芦(《国药的药理学》),黄条香、防己葛、黄根(《中国药植志》),野鸡豆子(《吉林中药手册》),爬山秧子、山地瓜秧(

  • 竹节草

    《中药大辞典》:竹节草药材名称竹节草拼音Zhú Jié Cǎo别名竹节菜、翠蝴蝶、翠娥眉、笪竹花、倭青草(《救荒本草》),竹菜、鸭跖草(《岭南采药录》)。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

  • 复羽叶栾树

    药材名称复羽叶栾树拼音Fù Yǔ Yè Luán Shù别名花楸树、泡花树(《中国树木分类学》),灯笼花,马鞍树(《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

  • 环草

    药材名称环草拼音Huán Cǎo别名小石斛、黄草、鸡爪兰、金钗草、吊兰(《广西中兽医药植》),耳环草、细草、小金钗、细环草(《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茎

  • 短叶锦鸡儿

    药材名称短叶锦鸡儿别名猫儿刺来源豆科短叶锦鸡儿Caragana brevifolia Koma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主治痈疽,疮疖,肿痛

  • 软丝藻

    药材名称软丝藻拼音Ruǎn Sī Zǎo别名紫菜苔、绿苔、绿菜苔、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丝藻科植物软丝藻的丝状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othrix fiacca(Dillw.)Thuret[Con

  • 荷莲豆菜

    《中药大辞典》:荷莲豆菜药材名称荷莲豆菜拼音Hé Lián Dòu Cài别名团叶鹅儿肠、地花生、痞子草(《贵州民间药物》),荷连豆、水青草、青蛇仔、有米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