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筀笋

筀笋

药材名称筀笋

拼音Guì Sǔn

出处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筀竹

原形态筀竹(《唐本草》),又名:桂竹(《本草图经》)。

秆直立,高10~20米,直径3~8厘米,绿色,幼时被以白色蜡粉。箨鞘棕紫色,有淡紫黑色之斑点及斑纹,并覆有白色蜡粉;箨耳及鞘口均无缝毛;箨舌高2毫米,背面具微毛;箨叶狭长,呈带状,长2~8厘米,宽3.5~8毫米,先端渐尖。枝条在秆下部及最上部均为每节1枝,中部则为2~3枝。小枝有叶3~5枚;叶鞘缝毛发达;叶舌背部被微毛;叶片披针形,长8~17厘米,宽10~2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作楔形收缩,叶背中脉上具毛茸,尤以近基部处为甚,叶缘具细锯齿而粗糙。花枝具叶,小穗丛长约5厘米,着生枝端;佛焰苞椭圆形,长约2厘米,外面具毛,边缘生微毛,先端具1枚针形而长约1厘米之缩小叶;小穗含花2~3朵,长约3厘米,中部花成熟,颖1枚;外稃先端锐尖;内稃较外稃稍短,先端具2裂;雄蕊3,花丝伸出花外而下垂,花药黄色,线状,长9~10毫米;子房卵状平滑,具短柄,花柱1,柱头1或2枚。花期4~5月。笋期3~5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或平原。分布台湾。

化学成分含戊聚糖、木质素、半纤维素、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及大量阿拉伯糖。

性味《纲目》:"甘,寒。"

功能主治汪颖《食物本草》:"治小儿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有发生之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秘鲁香胶

    《中药大辞典》:秘鲁香胶药材名称秘鲁香胶拼音Bì Lǔ Xiānɡ Jiāo别名拔尔撒摩(《纲目拾遗》),百露拔尔撒摩(《植物学大辞典》)。出处《药用植物学》来源为豆科植物秘鲁香胶树的树脂。

  • 阿里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里红药材名称阿里红拼音ā Lǐ Hónɡ别名落叶松茸来源真菌类多孔菌科层孔菌属苦白蹄Fomes officinalis (Vill. ex Fr.) Ames,以子实体

  • 狮子草

    药材名称狮子草拼音Shī Zi Cǎo别名九头狮子草、滇香菜菜、小疙瘩、四棱草、血剑草小铁牛、疙瘩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不育红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yuennane

  • 绿南星

    药材名称绿南星拼音Lǜ Nán Xīnɡ别名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莲、蛇芋头、山苞谷、三角莲、三步跳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刺柄南星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aema as

  • 熊尾草

    药材名称熊尾草拼音Xiónɡ Wěi Cǎo别名两广直管花、杂发直管草、当芽、山薄荷、蛇头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石生鸡脚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thosiphon marmoritis

  • 浙皖粗筒苣苔

    药材名称浙皖粗筒苣苔别名华东佛、肚苣苔、岩青菜来源苦苣苔科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 Chu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毒。主治小

  • 皱叶狗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皱叶狗尾草药材名称皱叶狗尾草拼音Zhòu Yè Gǒu Wěi Cǎo别名马草、烂衣草来源禾本科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 (Lam.)T. Co

  • 大鱼鳅串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鱼鳅串药材名称大鱼鳅串拼音Dà Yú Qiū Chuàn别名白鱼鳅串、调羹草来源为菊科秋分草属植物秋分草Rhynchospermun; verticillatum Reinw.,

  • 蜘蛛果茎叶

    药材名称蜘蛛果茎叶拼音Zhī Zhū Guǒ J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长叶轮钟草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anumoea lancifo-lia (Roxb.) Merr.采

  • 杏树皮

    《中药大辞典》:杏树皮药材名称杏树皮拼音Xìnɡ Shù Pí出处《全展选编》内科疾病。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皮。功能主治《全展选编·内科疾病》:&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