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粉萆薢

粉萆薢

药材名称粉萆薢

拼音Fěn Bì Xiè

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HYPOGLAUCAE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薄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约0。5mm。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切面黄白色或浅灰棕色,维管束呈小点状散在。质松,略有弹性。气微,味辛、微苦。

鉴别(1) 本品横切面:外层为多列木栓化细胞。皮层较窄,细胞多切向延长,壁略增厚,壁孔明显;黏液细胞散在,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散有有限外韧型及类周木型维管束;薄壁细胞壁略增厚,具壁孔,细胞中含淀粉粒。本品粉末黄白色。淀粉粒单粒圆形、卵圆形或长椭圆形,直径5~32μm,长至4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少数,多由2 分粒组成。厚壁细胞众多,壁木化,孔沟明显,有的类似石细胞,多角形、梭形或类长方形,直径40~80μm ,长至224μm。草酸钙针晶束长64~84μm 。

(2) 取本品粉末10g ,加水100ml ,浸泡过夜,置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各2ml ,分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氢氧化钠试液2ml ,另一管加盐酸溶液(1→20)2ml,密塞,用力振摇1 分钟,含碱液管的泡沫比含酸液管高达数倍。

性味苦,平。

归经归肾、胃经。

功能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枫寄生

    药材名称枫寄生拼音Fēnɡ Jì Shēnɡ别名螃蟹夹、桐树寄生、桐子寄生[四川]、枫树寄生、枫香寄生、蟹爪寄生、虾脚寄生[广西]、栗寄生[陕西]来源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扁枝槲寄生Viscu

  • 榧螺

    药材名称榧螺拼音Fěi Luó英文名snail shel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榧螺科动物伶鼬榧螺和红口榧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Oliva mustelina(Lam

  • 款冬花

    《中国药典》:款冬花药材名称款冬花拼音Kuǎn Dōnɡ Huā英文名FLOS FARFARAE别名冬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

  • 桐根

    药材名称桐根拼音Tónɡ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桐皮"条。性味《河南中草药手册》:"

  • 绿豆粉

    《中药大辞典》:绿豆粉药材名称绿豆粉拼音Lǜ Dòu Fěn别名真粉(《日用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水磨加工而得的淀粉。性味《日用本草》:"味甘,凉平,无毒。

  • 山牵牛

    药材名称山牵牛拼音Shān Qiān Niú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巢腺山牵牛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adenophora W. W. Smi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川层草

    《中药大辞典》:川层草药材名称川层草拼音Chuān Cénɡ Cǎo别名献鸡尾(《广西药植名录》),舟山碎米蕨、细凤尾草、凤凰路鸡、铁线路鸡(《湖南药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中国

  • 郁金香根

    药材名称郁金香根拼音Yù Jīn Xiānɡ Gēn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的鳞茎及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郁金香"条。化学成分肉质鳞片含赤霉素A1、A6

  • 鸽粪

    药材名称鸽粪拼音Gē Fèn别名家鸽粪、鸽屎来源鸽形目鸠鸽科家鸽Columba domestica Gmelin;原鸽Columba livia,以粪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肿,杀

  • 爬山豆根

    《中药大辞典》:爬山豆根药材名称爬山豆根拼音Pá Shān Dòu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三棱枝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三棱枝杭子梢,又名:三棱草、山落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