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紫红鞭

紫红鞭

药材名称紫红鞭

拼音Zǐ Hónɡ Biān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锥花莸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pteris paniculata C.B.Clark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锥花莸 ,攀援或披散灌木,高1-3m。多分枝,小枝方形。单叶对生;叶柄长0.5-1cm;叶片纸质,阔披针形至卵状披计形,长7-14cm,宽2-6.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具疏齿,两面密被金黄色腺点及疏柔毛;侧脉约5对。聚伞花序组成圆锥状,通常腋生,长1-7cm;花序梗密生柔毛;花萼杯状,长约3mm,有腺点及柔毛,结果时长约4mm,先端5-6深裂,裂片锥形;花冠粉红色至紫红色,花冠管长2-3mm,外面被毛及腺毛,先端5裂,裂片全缘;雄蕊4,与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被柔毛及腺点。蒴果球形,径约2mm,成熟时橙黄至橙红色,微被毛和腺点。花、果期3-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2300m的山坡、路旁或稀疏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西部、云南等地。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痢疾;吐血;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研末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毛走马胎

    《中药大辞典》:红毛走马胎药材名称红毛走马胎拼音Hónɡ Máo Zǒu Mǎ Tāi别名毛膏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胆(《贵州植药调查》),红毛针、毛罗伞、老虎舌、铺地毡、

  • 催吐萝芙木

    药材名称催吐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碱,治高血压;

  • 柠条花

    《中药大辞典》:柠条花药材名称柠条花拼音Nínɡ Tiáo Huā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花。夏季采花,阴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治高血压、

  • 馒头蟹

    药材名称馒头蟹拼音Mán Tou Xiè别名雷公蟹来源药材基源:为馒头蟹科动物逍遥馒头蟹等的壳和蟹黄。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appa philargius(Linnaeus)采收和储藏:秋季于沙滩

  • 跳皮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跳皮树药材名称跳皮树拼音Tiào Pí Shù来源木犀科锈毛白枪杆Fraxinus ferruginea Lingelsh.,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锯鲨肝

    药材名称锯鲨肝拼音Jù Shā Gān来源药材基源:为锯负责制科动物尖齿锯鳐的肝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杀后,剖腹,取出肝

  • 岩山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山枝药材名称岩山枝拼音Yán Shān Zhī来源夹竹桃科岩山枝Melodinus henryi Craib,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甘、微辛,寒。功能主治解热,

  • 螳螂

    《中药大辞典》:螳螂药材名称螳螂拼音Tánɡ Lánɡ别名不过、蟷蠰、薁洀貈、蛑(《尔雅》),蚀肬(《本经》),髦(《方言》),蚚父(《说文》),天马(《吕氏春秋》高诱注),螗螂、

  • 葱须

    《中药大辞典》:葱须药材名称葱须拼音Cōnɡ Xū别名葱根(《别录》)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须根。性味《食疗本草》:"平。"功能主治治风寒头痛,喉疮,冻伤。①《别录》

  • 黑顶卷柏

    药材名称黑顶卷柏拼音Hēi Dǐnɡ Juǎn Bǎi英文名Blacktop Spikemoss别名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