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薇叶

紫薇叶

《中药大辞典》:紫薇叶

药材名称紫薇叶

拼音Zǐ Wēi Yè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千屈菜科植物紫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薇花"条。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德新宁碱、德洒明碱、印车前胡碱、紫薇碱、双氢蔚剔雌拉亭、德考定碱。以上各种生物碱集中含在豆夹中。

药理作用德洒明碱有抗真菌作用,体外杀白色含念珠菌之浓度为8微克/毫升,对白喉杆菌也有作用(有效浓度为4微克/毫升);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着增强。叶、茎有某些抗菌作用,但未经证实。据报道,种子含某种麻醉成分。有人称树皮有兴奋、退热作用。

功能主治治痢疾,湿疹,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白痢:紫薇叶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湿疹: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③治创伤出血: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薇叶

药材名称紫薇叶

拼音Zǐ Wēi Yè

英文名Commen Crapemyrtle Leaf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千屈菜科植物紫薇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troemia indec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落叶灌木小乔木,高达7m。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贡,小枝纤细,有4棱,略成翅状,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几无叶柄;叶往纸质,椭圆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7cm,宽1.5-4cm,先端短尖或钝形,有时微凹,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面沿中永有微柔毛;侧脉3-7对。花淡红色、紫色,常呈圆锥花序顶生;花梗长3-15mm;花萼长7-10mm,萼筒外部无棱槽,先端通常6浅裂,裂片卵形;花瓣6,皱缩,长12-20mm,有长爪;雄蕊36-42,外面6枚着生于花萼上,比其余长,花药大,绿色;雌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头状。蒴果椭圆状球形,长1-1.3cm,成熟时紫黑色。种子有翅,长约8mm。花期6-9月,果期9-12月。

化学成分叶含紫薇碱(lagerine),印车前明碱(lager-stroemine),双氢轮叶齿草碱(dihydroverticillatine),十齿草明碱(decamine),十齿草次碱(decinine),十齿草碱(decodine)等生物碱[1]。还含紫薇缩醛(lageracetal),戊醇(amy lalcohol),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2]。

药理作用德洒明碱有抗真菌作用,体外杀白色念珠菌之浓度为8μg/ml,对白喉杆菌也有作用(有效浓度为4μg/ml);如白喉患者同时有真菌感染,德洒明碱与其他抗菌素(如红霉素)合用,则抗菌作用可显着增强。叶、茎有某些抗菌作用,但未经证实。据报道,种子含某种麻醉成分。有人称树皮有兴奋、退热作用。

性味味微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痈疮肿毒;乳痈;痢疾;湿疹;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白痢: 紫薇叶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②治湿疹: 紫薇叶捣烂敷或煎水洗。(《湖南药物志》)③治创伤出血: 紫薇叶一两,野南瓜根一两, 六月冻一两,胎发灰一钱半,研细末,外用。 (江西《中草药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果叶

    《中药大辞典》:白果叶药材名称白果叶拼音Bái Guǒ Yè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性状干燥叶片,大多折叠或已破碎,完整者呈扇形。上缘有不规则波状缺刻,有时中间

  • 羊胰

    《中药大辞典》:羊胰药材名称羊胰拼音Yánɡ Yí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胰脏。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胰腺的胰岛部分含胰岛素和高血糖

  • 水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木草药材名称水木草拼音Shuǐ Mù Cǎo别名尖叶提灯藓来源苔藓类尖叶提灯藓Mnium cuspidatum Hedw.,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省区。性味淡,凉。

  • 小米口袋

    药材名称小米口袋别名地丁[内蒙古]来源豆科小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verna (Georgi) A. Bo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肿。主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

  • 山乌桕根

    《中药大辞典》:山乌桕根药材名称山乌桕根拼音Shān Wū Jiù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秋后采。原形态山乌桕,又名:红乌桕。乔木或灌木,高3~5米。枝条灰黑色,

  • 亚麻

    《中药大辞典》:亚麻药材名称亚麻拼音Yà Má别名鸦麻(《本草图经》),胡麻饭(《滇南本草》),山西胡麻(《植物名实图考》),山脂麻、胡脂麻(《中国药植志》),胡麻(《昆明民间常用

  • 大将军

    药材名称大将军别名红雪柳、蒙自苣来源桔梗科大将军Lobelia clavata E. Wim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凉。有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痛,解毒,祛风,杀虫。主治风湿关节炎,跌

  • 小叶爱楠

    《中药大辞典》:小叶爱楠药材名称小叶爱楠拼音Xiǎo Yè ài Nán别名树萝卜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爱楠的块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或鲜用。原形

  • 大马哈鱼籽

    药材名称大马哈鱼籽拼音Dà Mǎ Hā Yú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鲑科动物大麻哈鱼的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采收和储藏:秋季捕捞,剖腹取卵,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