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绒毛粉背蕨

绒毛粉背蕨

药材名称绒毛粉背蕨

拼音Rónɡ Máo Fěn Bèi Jué

别名凤尾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绒毛薄鳞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tolepidium subvillosum(Hook.)Hsing et S.K.Wu[Cheilanthes subvillosa Hook.;Aleuritopteris subvillosa(Hook.)Ching]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20-40cm。根茎短,直立,密被深棕色、半透明、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6-15cm,深棕色,具光泽,基部疏生与根茎上相同的鳞片,腹面有秕糠状毛;叶片纸质,背面无粉,狭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25cm,宽3-6cm,基部心形,尖端渐尖,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羽片7-9对,近对生,无柄,下部羽片较大,三角形或宽卵形,长3-4cm,宽1.5-2.5cm,羽状或二回羽状分裂;二回羽片三角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下侧1片最大,常为羽状分裂,中部以上羽片狭卵形至卵形;沿羽轴及裂片主脉背面有黄棕色卷曲的节状毛;叶脉羽状,分离。孢子囊群生于叶边的小脉先端,成熟后靠接;囊群盖膜质,灰白色,连续或中断,边缘有波状缺刻或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3900m的草地、山坡林下或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泄泻;痢疾;小便涩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六股筋

    《中药大辞典》:六股筋药材名称六股筋拼音Liù Gǔ Jīn别名臭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兴山荚蒾的叶、全株或根皮。树叶春、夏采收,根皮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 岗梅根

    《中药大辞典》:岗梅根药材名称岗梅根拼音Gǎnɡ Méi Gēn别名百解(《广西中兽医药植》),土甘草、秤杆根、盆包银(《南宁市药物志》),点秤根(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天星根(《广

  • 紫荆花

    《中药大辞典》:紫荆花药材名称紫荆花拼音Zǐ Jī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通小肠。

  • 蜀葵根

    《中药大辞典》:蜀葵根药材名称蜀葵根拼音Shǔ Kuí Gē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化学成分根含大量粘质;一年生根的粘质

  • 荃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荃皮药材名称荃皮拼音Quán Pí别名小柳拐、山救驾、毛叶探春来源木犀科黄素馨Jasminum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四川

  • 钩栲

    药材名称钩栲拼音Gōu Kǎo别名大叶锥栗、大叶青柴、青叶槠、钩栗、猴栗来源壳斗科钩栲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除台湾和广东(海南岛)外,广布长江以南各

  • 山棯叶

    药材名称山棯叶拼音Shān Shěn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叶。全年可采。性味甘,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甘,性平。"②《本草求原》:&q

  • 柠条根

    《中药大辞典》:柠条根药材名称柠条根拼音Nínɡ Tiáo Gēn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中间锦鸡儿的根。夏、秋季采挖,晒干,切片。性味味微辛,性温。功能主治滋阴

  • 吊灯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灯花药材名称吊灯花拼音Diào Dēnɡ Huā别名小鹅儿肠来源萝藦科吊灯花Ceropegia christenseniana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

  • 毛女贞

    药材名称毛女贞拼音Máo Nǚ Zhēn别名山万年青、蚊子木、岩白蜡、蜡树、细木南、回嚼、苦丁茶、苦味散、冬青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光萼小蜡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