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老枪谷子

老枪谷子

药材名称老枪谷子

拼音Lǎo Qiānɡ Gǔ Zi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尾穗苋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caudatus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剪下果穗,晒干,搓下种子,干燥。

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5-2.5m。茎粗壮,具钝棱角,单一或稍分枝,绿色,或常带粉红色。单叶互生;叶柄长2.5-15cm,疏生柔毛;叶片菱状卵形或菱状披针形,长4-15cm,宽2-8cm,先端短渐尖或圆钝,具小芒尖,基部宽楔形,稍不对称,全缘或波状,两面无毛,脉上疏生柔毛。夏、秋季开花,圆锥花序顶生,下垂,由多数或少数穗状花序组成,侧穗状花序长2.5-25cm,顶生者长于数倍;花单位,雄花及雌花混生于同一花簇;苍片和小苞片干膜质,红色,披针形;萼片5,长椭圆形;花被片红色,透明,中有1脉,雄花的花被片长圆形,雄蕊5;雌花的花被片长圆状披针形,花柱3。胞果近卵形,上半部红色,盖裂。种子扁豆形,淡棕黄色,有厚的环。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亦有野生。原产热带。

化学成分从种子中分得两种多肽物质 Ac-AMP1和Ac-AMP2,其中Ac-AMP1由半胱氨酸(cysteine)、甘氨酸(glycine)等29个氨基酸组成,Ac-AMP2由Ac-AMP1的羧基端再连接一精氨酸(arginine)组成。

药理作用从本品种子中提取出两种多肽类物质(Ac-AMP1和Ac-AMP2),在低于已知的抗真菌蛋白的浓度,对各种植物致病真菌就有抑制生长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也有抗菌作用,而对人类细胞无毒。

性味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透表。主小儿水痘;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奶浆根

    《中药大辞典》:牛奶浆根药材名称牛奶浆根拼音Niú Nǎi Jiānɡ Gēn别名毛天仙果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根。随时可采。挖取后,洗净

  • 半蒴苣苔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蒴苣苔药材名称半蒴苣苔别名山白菜、天目降龙草来源苦苣苔科半蒴苣苔Hemiboea henryi Clark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

  • 白苏梗

    《中药大辞典》:白苏梗药材名称白苏梗拼音Bái Sū Gěnɡ出处《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茎。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老茎,除去果实及枝叶,晒干。生境分部产江苏、安徽、四川、

  • 飞蛾藤

    药材名称飞蛾藤来源旋花科飞蛾藤Porana racemosa 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功能主治发表、消食积。主治伤风感冒,食积不消。用法用量3~5钱。

  • 龙葵子

    《中药大辞典》:龙葵子药材名称龙葵子拼音Lónɡ Kuí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化学成分种子含油2%。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并含少量甾醇

  • 青藤

    药材名称青藤拼音Qīnɡ Ténɡ别名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大青藤、岩见愁、排风藤、过山龙、羊雀木、鼓藤、豆荚藤、追骨风、爬地枫、毛防己、青防己、风龙、苦藤、黑防己、吹风散、追骨散、土藤。

  • 佛手露

    《中药大辞典》:佛手露药材名称佛手露拼音Fó Shǒu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种植物佛手的果实的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主治①《金氏药帖

  • 幌伞枫

    药材名称幌伞枫拼音Huǎnɡ Sǎn Fēnɡ别名大蛇药、五加通、凉伞木来源五加科异参属植物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 (Roxb.) Seem.,以根、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 角盘兰

    药材名称角盘兰拼音Jiǎo Pán Lán别名人头七、人参果来源兰科角盘兰属植物角盘兰Herminium monorchis (L.)R. Brown.,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

  • 槲皮

    《中药大辞典》:槲皮药材名称槲皮拼音Hú Pí别名赤龙皮、槲木皮(《肘后方》),槲白皮(《崔氏纂要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树皮。原形态槲树(《纲目》),又名: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