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聚花草

聚花草

药材名称聚花草

拼音Jù Huā Cǎo

别名水竹菜、水打不死、水竹叶草、竹叶藤、塘壳菜、过江竹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聚花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loscopa scandens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聚花草 多年生粗壮草本,高40-100cm。下部匍匐地面,幼株密被毛。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4-10cm,宽1.2-3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鞘,叶鞘长1-1.5cm,密被长硬毛至近无毛,鞘口具长睫毛,上面粗糙,下面稍被毛。花小而多,排成顶生稠密的圆锥花序,花序长4-6cm;总花梗极短;苞片叶状;小苞片鳞片状;萼片3,椭圆形,长约3mm,背面被腺毛;花蓝色或紫色,稀粉白色;花瓣3,分离,倒卵形,稍长于萼片;雄蕊6,全育,花丝无毛;子房卵形,2室,花柱线形,长约6mm。蒴果印圆形,稍压扁,顶尖。种子半椭圆形,灰白色,有辐射纹,胚盖白色,位于背面。花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400m的山谷或林下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解毒。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淋证;水肿;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鼠尾草

    药材名称鼠尾草拼音Shǔ Wěi Cǎo别名坑苏、紫花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japonic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

  • 鹰头

    《中药大辞典》:鹰头药材名称鹰头拼音Yīnɡ Tóu别名车风(《余居士选奇方》)。出处《药性论》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头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治痔瘘,头目

  • 歪脖子果

    药材名称歪脖子果别名大叶藤黄、戈吗啦、人面果来源藤黄科歪脖子果Garcinia tinctoria (DC.) W. F. Wight,以茎、叶的浆汁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酸,凉。功能主治驱虫。

  • 腰子草

    药材名称腰子草拼音Yāo Zi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 Herminium别名双肾草、肾囊草、秤砣草、蛇尾草、蛇含草、鸡心贝母、人头七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

  • 黄堇

    《中药大辞典》:黄堇药材名称黄堇拼音Huánɡ Jǐn别名断肠草(《四川中药志》),黄花鱼灯草、粪桶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石莲(《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罂粟

  • 大叶沿阶草

    药材名称大叶沿阶草拼音Dà Yè Yán Jiē Cǎo别名八宝镇心丹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叶沿阶草的块根。秋、冬采集。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25

  • 黄荆子

    《中药大辞典》:黄荆子药材名称黄荆子拼音Huánɡ Jīnɡ Zǐ别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

  • 龙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葵药材名称龙葵拼音Lónɡ Kuí别名龙葵草、天茄子、黑天天、苦葵、野辣椒、黑茄子、野葡萄来源为茄科茄属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

  • 四川木蓝

    药材名称四川木蓝拼音Sì Chuān Mù Lán别名山皮条来源豆科四川木蓝Indigofera szechuanensis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山大黄(波叶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波叶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中国药植志》),土大黄、台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峪黄、籽黄(《大同药用植物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