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肋柱花

肋柱花

药材名称肋柱花

拼音Lèi Zhù Huā

出处始载于《内蒙古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辐状肋柱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matogonium rota-tum(L.)Fries ex Nym[Swertia rotat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40cm。茎4棱,不分枝或少分枝,绿色或带紫色。叶对生;无柄;叶片狭长披针形、披针形至线形,长至4.3cm,宽1.5-4mm,先端急尖,基部钝,半抱茎,中脉在两面均显着。花顶生和腋生,直径2-3cm,花枝不等长,长可达8cm;花萼深4裂,较花冠稍短或等长,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稍不整齐,长8-22mm;花冠辐状,淡蓝色,具深色条纹,花4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两侧各具1个蜜腺,蜜腺管形,边缘具不整齐的流苏状裂片;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基部,与裂片互生,花丝线形,花药蓝色,狭长圆形;子房剑形,无柄,长1.2-1.4cm,柱头小,三角形,下延至子房基部。蒴果狭椭圆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种子淡褐色,圆球形,光滑。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4200m的山坡草地及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至西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细圆柱形,有多数须根,黄色,断面黄白色。茎具4纵棱,有分枝,节明显,节间长2-7cm,表面黄绿色或紫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略抱茎,全缘,面有一突起的脉纹,绿色。聚伞花序,花具花梗,长2-5cm,具4棱,萼片5,狭条形,先端尖,花冠淡蓝紫色,裂片5,长圆状椭圆形,具7条深色脉纹。蒴果条形,浅棕褐色,先端2裂。气微香,味苦。

化学成分全草含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cinaro-side),荭草素(orientin)等黄酮类化合物[1]。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黄肝型肝炎;外感头痛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利湿功能,用于黄疸型肝炎,头痛发热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檀药材名称白檀拼音Bái Tán别名野荞面根、大撵药、地胡椒、乌子树来源山矾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Thunb.) Miq.,以全株

  • 海铁树

    药材名称海铁树拼音Hǎi Tiě Shù别名铁树来源药材基源:为黑角珊瑚科动物二叉黑角珊瑚的群体分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tipathes dichotoma Pallas采收和储藏:垂网采取,洗

  • 掌叶榕

    药材名称掌叶榕拼音Zhǎnɡ Yè Rónɡ别名粗叶榕、佛掌榕、大叶牛奶子来源桑科榕属植物掌叶榕Ficus simplicissima Lour. var. hirta (Vahl

  • 杉叶

    《中药大辞典》:杉叶药材名称杉叶拼音Shān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嫩叶或叶片。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用法用量内服

  • 苜蓿

    《全国中草药汇编》:苜蓿药材名称苜蓿拼音Mù Xu别名紫苜蓿、紫花苜蓿、蓿草来源豆科苜蓿Medicago sativ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化学成分根含有结晶性皂甙,水解产生

  • 藏羚角

    药材名称藏羚角拼音Cánɡ Línɡ Jiǎo英文名Antelope angle别名羚羊、西藏羚羊、一角兽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藏羚的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ca

  • 华风车子叶

    药材名称华风车子叶拼音Huá Fēnɡ Chē Zi Yè别名四角风、水番桃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风车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alfredii Hance采收和储藏:春、

  • 马刀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刀药材名称马刀拼音Mǎ Dāo别名长竹蛏、竹蛏子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长竹蛏Solen gouldii Conrad,以贝壳入药。功能主治清瘿、止带。主治瘿气,赤白带下。用法

  • 黄鼬

    药材名称黄鼬拼音Huánɡ Yòu别名黄鼠狼、黄皮子来源食肉目鼬科黄鼬Mustela sibirica Pallas.,以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东。功能主治涩尿。主治遗尿,并可治

  • 蕨根

    《中药大辞典》:蕨根药材名称蕨根拼音Jué Gēn别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出处《纲目》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秋、冬挖取,洗净,晒干。性味《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