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芦山藤

芦山藤

药材名称芦山藤

拼音Lú Shān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岩穴千里光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necio spelaeicolus (Van,) Gagnep. [Vernonia spelaeicola Van.; Cissampelopsis spelaeicola (Van.) C. Jeffrey et Y. L. Che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岩穴千里光攀援藤本。茎牵绕,木质,直径达1cm,多分枝,被密茸毛,后多少脱毛。叶互生;叶柄长3-6cm;叶片宽心形或卵圆状心形,长5-16cm,宽4-14cm,基部心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有浅齿,上面近无毛,下面被黄白色密茸毛,有向先端弧曲的掌状脉,网状细脉在叶下面隐于毛茸中;上部叶小,卵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有短梗,多数在枝端及叶腋排列成圆锥状伞房状花序;花序枝开展,有卵圆形至条形苞叶;总苞筒状,长约8mm,直径达5mm;总苞片8-9个,条形,先端尖,边缘膜质,背面被微茸毛;花全部筒状,约15个。瘦果,圆柱形,有纵沟,长达3mm;冠毛白色至浅黄色,长7-9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边林下;茎攀援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角桃

    药材名称羊角桃拼音Yánɡ Jiǎo Táo别名羊角草、蛇舌草、陌上番椒、田素香、目目箭、田香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窄叶母草Lindernia angustifolia (Bent

  • 假百合

    药材名称假百合拼音Jiǎ Bǎi Hé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小鳞茎。8~9月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木,高60~150厘米。鳞茎狭窄,卵形,无鳞片,具淡褐色的膜被;须根多数,

  • 细穗石松

    药材名称细穗石松别名树胡须、树灵芝来源蕨类石松科细穗石松Lycopodium phlegmaria L.,以全草入药。原形态云南性味淡,凉。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消肿。主治跌打劳伤,风湿疼痛,高热,水

  • 台湾厚壳树

    药材名称台湾厚壳树别名岭南白莲茶来源紫草科台湾厚壳树Ehretia taiwaniana Nakai,以树皮、木心材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性味木心材:甘、咸,平。树皮:苦,平。功能主治木心材:破瘀

  • 枣树根

    《中药大辞典》:枣树根药材名称枣树根拼音Zǎo Shù Gēn别名枣根(《本草经集注》)。出处《纲目》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树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大枣"条。性味《四川中药

  • 黄荆子

    《中药大辞典》:黄荆子药材名称黄荆子拼音Huánɡ Jīnɡ Zǐ别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

  • 猕猴桃根

    《中药大辞典》:猕猴桃根药材名称猕猴桃根拼音Mí Hóu Táo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陕西中草

  • 云南山梅花

    药材名称云南山梅花拼音Yún Nán Shān Méi Huā英文名Delavay Mockorange别名西南山梅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山梅花的根皮

  • 猫腿姑

    《中药大辞典》:猫腿姑药材名称猫腿姑拼音Māo Tuǐ Gū出处黑龙江来源为菊科植物绒背蓟的块根。春、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块根肥大,呈脚趾状互相重叠,鲜时灰

  • 朱砂草

    《中药大辞典》:朱砂草药材名称朱砂草拼音Zhū Shā Cǎo别名反背红(《贵阳民间药草》),叶下红、红青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