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苎麻皮

苎麻皮

《中药大辞典》:苎麻皮

药材名称苎麻皮

拼音Zhù Má Pí

出处本草备要

来源荨麻科植物苎麻茎皮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苎麻根"条。

性味①《得配本草》:"甘,寒。"

②《本草再新》:"甘,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烦热,利小便,散瘀,止血。治瘀热,心烦,小便不通,肛门肿痛,血淋,创伤出血。

①《得配本草》:"治胎前产后心烦,天行热病;兼利小便而通瘀热。"

②《本草再新》:"治小便不通,痰哮咳嗽,肛门肿痛,肛脱不收,疗血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捣敷。

复方治金刃伤:野苎麻,阴干晒燥,搓熟取白绒敷之,即止血,且不作脓。(《救生苦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苎麻皮

药材名称苎麻皮

拼音Zhù Má Pí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L.)Gaud.[Urtica nive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剥取茎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半灌木,高1-2m。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青褐色,密生粗长毛。叶互生;叶柄长2-11cm;托叶2,分离,早落;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长7-15cm,宽6-12cm,先端渐尖或近尾状,基部宽楔形或截形,边缘密生齿牙,上面绿色,粗糙,并散生疏毛,下面密生交织的白色柔毛,基出脉3条。花单性,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呈圆锥状,腋生,长5-10cm,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无花梗,黄白色,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淡绿色,簇球形,直径约2mm,花被管状,宿存,花柱1。瘦果小,椭圆形,密生短毛,为宿存花被包裹,内有种子1颗。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在我国河南、山东及陕西以南各地广为栽培,也有野生。

性状性状鉴别 茎皮为长短不一的条片,皮甚薄,粗皮易脱落或有少量残留,粗皮绿棕色,内皮白色或淡灰白色。质地软,韧性强,曲而不断。气微,味淡。

性味甘;性寒

归经胃;膀胱;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血;解毒利尿;安胎回乳。主瘀热心烦;天行热病;产后血晕、腹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血淋;小便不通;肛门肿痛;胎动不安;乳房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或酒煎。外用:适量,捣敷服。

临床应用回乳 苎麻皮30-45g。水煎服。[《新中医》1986,(10):3]治漆疮苎麻(家麻或野麻)茎上皮适量。水煎,待温,洗患处。洗时避风。(《战备草药手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豆树

    药材名称红豆树拼音Hónɡ Dòu Shù别名红豆来源豆科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平。有小毒

  • 苦刺

    药材名称苦刺拼音Kǔ Cì别名苦刺花、狼牙刺、铁马胡烧来源豆科槐属植物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以根、叶、花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叶、花及果实夏秋采,分别晒干

  • 银老梅

    《中药大辞典》:银老梅药材名称银老梅拼音Yín Lǎo Méi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银老梅的茎、叶、花。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小灌木,高约1米。茎分枝成丛,老枝

  • 雀脑

    《中药大辞典》:雀脑药材名称雀脑拼音Què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脑髓。性味《别录》:"平。"归经《滇南本草》:"入肾。"功能主治治

  • 红芋

    《中药大辞典》:红芋药材名称红芋拼音Hónɡ Yù别名红半夏、红岩芋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种植物零余芋的块茎或全株。秋、冬采集。切片晒干。原形态一年生宿根草本,高30

  • 小垂头菊

    药材名称小垂头菊拼音Xiǎo Chuí Tóu Jú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矮垂头菊的全草或花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manthodium humile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绣线菊子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子药材名称绣线菊子拼音Xiù Xiàn Jú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绣线菊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绣线菊根"

  • 龙牙楤木叶

    药材名称龙牙楤木叶拼音Lónɡ Yá Sǒnɡ Mù Yè英文名Aralia elata(Miq.)Seem.别名刺老鸦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嫩叶及芽。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 峨眉观音座莲

    药材名称峨眉观音座莲拼音é Méi Guān Yīn Zuò Lián别名峨眉半边莲来源蕨类座莲蕨科峨眉观音座莲Angiopteris omeiensis Ch

  • 黄蜀葵叶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叶药材名称黄蜀葵叶拼音Huánɡ Shǔ Kuí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叶片。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