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莱菔叶

莱菔叶

《中药大辞典》:莱菔叶

药材名称莱菔叶

拼音Lái Fú Yè

别名萝卜杆(《滇南本草》),莱菔菜(《本草从新)》,萝卜缨(《本草再新》),莱菔甲(《现代实用中药》),萝卜甲(《江苏植药志》)。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根出叶。冬季或早春采收。风干或晒干。

性状干燥根出叶具有旋卷、多皱纹的长叶柄,羽状裂片卷曲收缩,通常弯曲成团状,黄绿色;质地干脆,易破碎,有香气。以干燥、质轻、黄绿色、有香气而不霉蛀的为佳。

性味辛苦,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甘。"

②《本草从新》:"辛苦,温。"

③《饮片新参》:"咸,平。"

归经①《滇南本草》:"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

①崔禹锡《食经》:"消食和中。"

②《滇南本草》:"白萝卜杆叶,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胀,噎膈,打呃,呕吐酸水,赤白痢疾,妇人乳结、乳肿,经闭。"

③《本草再新》:"化痰止咳,消食理气。"

④《随息居饮食谱》:"凡一切喉症,时行瘟疫,斑疹疟痢,水土不服,饮食停滞,痞满疳痘,胀泻,脚气,痧毒诸病,洗尽浓煎服之。"

⑤《饮片新参》:"生律利气,化湿,和肠腑,治泻利,开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散剂,鲜者捣汁。

注意《次片新参》:"气虚血弱者禁用。"

复方①治初痢:莱菔苗叶阴干,随色之红白用。赤者砂糖调服,白者糖霜调服。(《本经逢原》)

②治噎膈打呃:白萝卜杆五钱(微炒),神曲三钱,白蔻仁三钱。共为细末。每服三钱,淡姜汤下。并治红白痢疾,加枳壳;山查各等分,煎服。(《滇南本草》)

③治小便出血:鲜莱菔叶捣汁,加好陈墨少许,饮之。(《医界春秋》(1):93,1986)

④治妇人奶结红肿疼痛,乳汁不通,或被压着,或小儿吹着:红萝卜杆叶不拘多少,捣汁一杯,新鲜更好,煨热,点水酒或烧酒服亦可。(《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莱菔叶

药材名称莱菔叶

拼音Lái Fú Yè

英文名Radish leaf

别名萝卜叶、萝卜杆叶、莱菔菜、萝卜缨、莱菔甲、莱菔英、萝卜英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基生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phanus sativus L.

采收和储藏:冬季或早春采收,洗净,风干或晒干。

原形态莱菔,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直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分枝,无毛,稍具粉霜。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长8-30cm,宽3-5cm,顶裂片卵形,侧裂片4-6对,长圆形,有钝齿,疏生粗毛;上部叶长圆形,有锯齿或近全缘。总状花骗子顶生或腋生;萼片长圆形;花瓣4,白色、紫色或粉红色,直径1.5-2cm,倒卵形,长1-1.5mm,具紫纹,下部有长5mm的爪;雄蕊6,4长2短;雌蕊1,子房钻状,柱头柱状。长角果圆柱形,长3-6cm,在种子间处缢缩,形成海绵质横膈,先端有喙长1-1.5mm;种子1-6颗,卵形,微扁,长约3mm,红棕色,并有细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原产我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且有大量的栽培品种。

性状性状鉴别,叶通常皱缩卷曲成团,展平后叶片琴形羽状分裂,长可达40cm,表面不平滑,黄绿色。质干脆,易破碎。有香气。

化学成分叶含叶黄素(phytoxanthin),挥发油,油中含α、β-已烯醛(α、β-hexenal)及β、γ-已烯醇(β、γ-hexenol)。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消食理气;清肺利咽;散瘀消肿。主食积气滞;脘腹痞满;呃逆;吐酸;泄泻;痢疾;咳谈;音哑;咽喉肿痛;妇女乳房肿痛;乳汁不通;外治损伤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或鲜叶捣汁。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干叶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初痢:莱菔苗叶阴干,随色之红白用。赤者砂糖调服,白者糖霜调服。(《本经逢原》)②治噎膈打呃:白萝卜杆五钱(微炒),神曲三钱,白蔻仁三钱。共为细末。每服三钱,淡姜汤下。并治红白痢疾,加枳壳山楂各等分,煎服。(《滇南本草》)③治小便出血:鲜莱菔叶捣汁,加好陈墨少许,饮之。〔《医界春秋》(l):93,1936〕④治妇人奶结红肿疼痛,乳汁不通,或被压着,或小儿吹着:红萝卜杆叶不拘多少,捣汁一杯,新鲜更好,煨热,点水酒或烧酒服亦可。(《滇南本草》)

各家论述1. 崔禹锡《食经》:消食和中。

2.《本草再新》:化痰止咳,消食理气。

3.《饮片新参》:生津利气,化湿,和肠腑,治泻利,开胃。

4.《滇南本草》:白萝卜杆叶,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胀,噎膈,打呃,呕吐酸水,赤白痢疾,妇人乳结、乳肿,经闭。

5.《随息居饮食谱》:凡一切喉症,时行瘟疫,斑疹疟痢,水土不服,饮食停滞,痞满疳疸,胀泻,脚气,痧毒诸病,洗尽浓煎服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雉尾

    《中药大辞典》:雉尾药材名称雉尾拼音Zhì Wěi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尾羽。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雉"条。功能主治①《纲目》:"烧灰和麻油,敷丹毒。&qu

  • 下山虎

    药材名称下山虎拼音Xià Shān Hǔ别名小叶石仙桃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物广西芒毛苣苔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chynanathus austroyunna-nensis W. T. W

  • 青榨槭

    药材名称青榨槭拼音Qīnɡ Zhà Qì英文名David Maple别名光陈子、飞故子、鸡脚手、五龙皮。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青榨槭的根、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

  • 《全国中草药汇编》:菱药材名称菱拼音Línɡ别名菱角、水菱角、风菱来源菱科菱属植物乌菱Trapa bicornis Osbeck,以果壳、果柄、果、茎及叶柄入药。秋末采集,除果鲜用外,其余分

  • 滇崖爬藤

    药材名称滇崖爬藤拼音Diān Yá Pá Ténɡ别名爬树龙、三爪龙、三角枫,马龙头叶、飞蜈蚣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滇崖爬藤的全草。全年可采。一般鲜用。原形态

  • 滇列当

    药材名称滇列当拼音Diān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滇列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banche yunnanensis (G.Beck) Hand.-Mazz. [O.al

  • 木本猪毛菜

    药材名称木本猪毛菜拼音Mù Běn Zhū Máo Cài别名白木本猪毛菜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本本猪毛菜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sola arbuscula Pal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

  • 慈竹

    药材名称慈竹拼音Cí Zhú别名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来源禾本科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Rendle) McClure,以竹芯、竹叶、竹根(根状茎)入药。

  • 金雀马尾参

    药材名称金雀马尾参拼音Jīn Què Mǎ Yǐ Shēn别名太子参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萝藦科植物金雀马尾参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opegia mairei(Lev

  • 芝麻壳

    药材名称芝麻壳拼音Zhī Mɑ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果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黑脂麻"条。功能主治治半身不遂,烫伤。复方①治半身不遂:芝麻壳五钱,酒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