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落葵子

落葵子

药材名称落葵子

拼音Luò Kuí Zǐ

别名落葵

来源药材基源: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sella alba L.[B.rubra L.]

采收和储藏:7-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缠绕草本。全株肉质,光滑无毛。茎长达3-4m,分枝明显,绿色或淡紫色。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 ;叶片宽卵形、心形至长椭圆形,长2-19cm,宽2-16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圆形,间或下延,全缘,叶脉在下面微凹,上面稍凸。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23cm,单一或有分枝;小苞片2,呈萼状,长圆形,长约5mm,宿存;花无梗,萼片5,淡紫色或淡红色,下部白色,连合成管;无花瓣;雄蕊5个,生于萼管口,和萼片对生,花丝在蕾中直立;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具多数小颗粒突起。果实卵形或球形,长5-6mm,暗紫色,多汁液,为宿存肉质小苞片和萼片所包裹。种子近球形。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北方少见。

功能主治润泽肌肤;美容。主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作面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莸药材名称莸拼音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草,半枝莲、倒挂金钟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马鞭草科植物莸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5~90厘米。小技有向下的白色柔毛

  • 杉木节

    《中药大辞典》:杉木节药材名称杉木节拼音Shā Mù Jié别名杉节(《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杉科植物杉枝干上的结节。功能主治治脚气,痞块,骨节疼痛,带下,跌扑血

  • 油茶油

    药材名称油茶油拼音Yóu Chá Yóu英文名Oleum Camelliae别名楂油、岑、树子油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的成熟种

  • 岩豇豆

    《中药大辞典》:岩豇豆药材名称岩豇豆拼音Yán Jiānɡ Dòu别名岩泽兰(《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吊石苣苔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附生灌木。茎匍匐

  • 麻雀脑

    药材名称麻雀脑拼音Má Què Nǎo别名家雀脑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脑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冻伤。用法用量外涂。摘录《全国

  • 古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山龙药材名称古山龙拼音Gǔ Shān Lónɡ别名黄藤、黄连藤来源为防己科古山龙属植物古山龙Arcangelisia loureiri (Pierre) Diels,以

  • 梓实

    《中药大辞典》:梓实药材名称梓实拼音Zǐ Shí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果实。秋、冬间摘取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生境分部产湖南、河

  • 黄毛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毛岩白菜药材名称黄毛岩白菜拼音Huánɡ Máo Yán Bái Cài别名岩白菜[四川]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川滇马铃苣苔

  • 山乌桕

    药材名称山乌桕拼音Shān Wū Jiù别名红乌桕、红叶乌桕、山柳乌桕来源大戟科乌桕属植物山乌桕Sapium discolor (Champ. ex Benth.)Muell.-Arg.,以

  • 葛藟叶

    药材名称葛藟叶拼音Gě Lě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flexuosa Thu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