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蓑衣莲

蓑衣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蓑衣莲

药材名称蓑衣莲

别名耳叶紫菀

来源菊科蓑衣莲Aster auriculatus Franch.,以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辛、麻,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平喘。主治感冒,哮喘,肺结核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蓑衣莲

药材名称蓑衣莲

拼音Suō Yī Lián

英文名Auriculateleaf Aster

别名银钱菊

出处始载于《云南玉溪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科耳叶紫菀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auriculatus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除去茎苗,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耳叶紫菀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0-70cm。根茎粗壮。茎单生稀丛生,上部分枝,被开展的长粗毛,常有腺。下部叶密生,花期枯萎,叶片倒卵圆形至长圆形,基部渐狭;叶部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3-6cm,宽0.5-1.2cm,先端钝或稍尖,下部稍狭,基部扩大成圆形抱茎的耳部,中部以上有浅齿或圆齿,或近全缘;上部叶小,线状披针形或长圆形,全部叶上面或两面被密糙毛,下部有腺且沿脉及边缘有长粗毛;侧脉3-4对国内外脉细。头状花序在茎和枝端排成圆锥伞房状或伞房状;花序梗长1-8cm,有线形苞叶;总苞半球状;总苞片3层,线状披针形,近革质,外民支上部有密腺,或杂有短糙毛,内层中脉有腺,边缘膜质,常撕裂,有紫色长尖头;舌状花约30个,舌片白色,长8-10mm;管状花长达5mm,裂片长1.5mm;花柱附片长0.5mm。冠毛1层,白色或稍红色,有糙毛。瘦果狭倒卵圆形,被疏短毛。花、果期4-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止咳平喘。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四川中草药》: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消炎的功能。用于感冒、哮喘、肺结核咳嗽、气管炎、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蛇胆

    药材名称蛇胆来源游蛇科动物乌风蛇Zaocys dhumnades Contor或其他种蛇的胆囊。取出胆囊,通风处晾干。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镇痉。用于小儿肺炎,百日咳,支气管炎,咳嗽

  • 紫葳根

    《中药大辞典》:紫葳根药材名称紫葳根拼音Zǐ Wēi Gēn别名凌霄花根(《圣济总录》)。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凌霄花"条。性状干

  • 糯米团

    药材名称糯米团拼音Nuò Mǐ Tuán别名糯米草、糯米藤、糯米条、红石藤、生扯拢、蔓苎麻、乌蛇草、小粘药来源荨麻科蔓苎麻属植物糯米团Memorialis hirta (Blume

  • 土阿魏

    药材名称土阿魏拼音Tǔ ā Wèi出处汪连仕《采药书》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根皮捣取的液汁凝结而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臭梧桐"条。功能主治宽筋活血,化痞消症。摘录《中药

  • 红筷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筷子药材名称红筷子拼音Hónɡ Kuài Zi别名糯芋、遍山红来源柳叶菜科柳兰属植物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L.) Sco

  • 斩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斩龙草药材名称斩龙草拼音Zhǎn Lónɡ Cǎo别名大蓬蒿、额河千里光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羽叶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 Trucz.,以全草入药。夏秋

  • 麻油

    《中国药典》:麻油药材名称麻油拼音Má Yóu英文名OLEUM SESAMI来源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状本品为淡

  • 小黄断肠草

    药材名称小黄断肠草拼音Xiǎo Huánɡ Duàn Chá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纤细黄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gracillimaC.Y.Wu[C.graci

  • 毛蜂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蜂子药材名称毛蜂子拼音Máo Fēnɡ Zǐ别名茅草箭、透骨风、结壮飘拂草来源莎草科硬飘拂草Fimbristylis rigidula Ne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

  • 栗花灯心草

    药材名称栗花灯心草拼音Lì Huā Dēnɡ Xīn Cǎo别名三头灯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栗色灯心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cus castaneus Smith[J.trice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