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藨草

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藨草

药材名称藨草

别名荸荠光棍草、光棍子

来源莎草藨草Scirpus trigueter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除广东外,各省区均有。

性味甘、涩,平。

功能主治开胃。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

用法用量0.5~2两。

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积滞者勿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藨草

药材名称藨草

拼音Pāo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Common Bulrush

别名野荸蔼、光棍子、光棍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11卷)。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植物藨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irpus triqueter (L.)Palla[Scirpus tripueter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藨草,多年生草本,高20-100cm。匍匐根茎细长。秆散生,三棱形,较粗壮,近基部有2-3个叶鞘,先端叶鞘有叶片。叶片扁平,长1-5cm,宽1.5-2mm。苞片1,为秆的延长,三棱形、长1.5-6cm。矛伞花花序假侧生,有1-8个簇生小穗;小穗卵形或长圆形,长3-4mm,膜质,黄棕色,具1脉,边缘疏生缘毛,先端微凹或圆形;下位刚毛3-5条,有倒刺,与小坚果近等长;雄蕊3,花药线形;花柱短,柱头2,细长。小坚果卵形,长2-3mm,平凸状,熟时黑褐色,平滑,具光泽。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溪塘边、沼泽地及低洼潮湿处。

资源分布:除广东、海南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脾;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清热利湿。主饮食积滞;胃纳不佳;呃逆饱胀;热淋;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注意孕妇及体虚无积滞者慎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具有健胃的功效。用于食积气滞、呃逆饱胀。孕妇及体虚者勿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狭眼凤尾蕨

    药材名称狭眼凤尾蕨拼音Xiá Yǎn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Two-eared Brake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狭眼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

  • 大百解薯

    药材名称大百解薯拼音Dà Bǎi Jiě Shǔ别名金银袋、大总管、萝卜防己、大青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广西马兜铃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kwangsiens

  • 短体鳗

    药材名称短体鳗拼音Duǎn Tǐ Mán别名油鲇、土龙、鳗鱼来源药材基源:为蛇鳗科动物鳄形短体鳗、中华须鳗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rachysomophis crocodilinus(Benn

  • 香椿

    药材名称香椿拼音Xiānɡ Chūn别名红椿、椿芽树、椿花、香铃子来源楝科椿属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Cedrela sinensis A. Juss

  • 石上蕉

    药材名称石上蕉拼音Shí Shànɡ Jiāo英文名Triplicate Calanthe别名黎芦叶虾脊兰、山三棱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三褶虾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灰锤

    药材名称灰锤拼音Huī Chuí来源药材基源:为柄灰包科真菌小顶柄灰包、褐柄灰包、柄灰包、小孢柄灰包、裂顶柄灰包等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lostoma jourdanii Pat.采收和储

  • 泽泻

    《中国药典》:泽泻药材名称泽泻拼音Zé Xiè英文名RHIZOMA ALISMATIS别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来源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

  • 黄花虱麻头

    药材名称黄花虱麻头拼音Huánɡ Huā Shī Má Tóu别名密马专、黐头婆来源椴树科刺蒴麻属植物刺蒴麻Triumfetta bartramia L.,以全株入药。四

  • 尖嘴林檎果

    药材名称尖嘴林檎果拼音Jiān Zuǐ Lín Qí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尖嘴林檎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melliana(Hand.Mazz.)Rehd.[Pirus

  • 杜仲

    《中国药典》:杜仲药材名称杜仲拼音Dù Zhònɡ英文名CORTEX EUCOMMIAE别名扯丝皮、思仲、丝棉皮、玉丝皮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