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蛇莓根

蛇莓根

《中药大辞典》:蛇莓根

药材名称蛇莓根

拼音Shé Méi Gēn

别名三皮风根(《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

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治内热,潮热。"

复方①治吐血:三皮风根及叶,捣绒兑开水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中水毒:蛇莓草根,捣作末服之,并以导下部,亦可饮汁一、二升。(《补缺肘后方》)

③治眼结膜炎,角膜炎:蛇莓鲜根三至五株,洗净捣烂,置净杯内,加入菜油一至二茶匙,每日蒸一次,点眼用,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每剂可用五至七天。(《浙江中草药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蛇莓根

药材名称蛇莓根

拼音Shé Méi Gēn

英文名Root of Indian Mockstrawberry

别名三皮风根、蛇泡草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uchesnea indica(Andr.) Focke[Fragaria indica And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

原形态蛇莓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粗壮。匍匐茎多数,长30-100cm,有柔毛,在节处生不定根。基生叶数个,茎生叶互生,均为三出复叶;叶柄长1-5cm,有柔毛;托叶窄卵形到宽披针形,长5-8mm;小叶片具小叶柄,倒卵形至棱状长圆形,长2-3cm,宽1-3cm,先端钝,边缘有钝锯齿,两面均有柔毛或上面无毛。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5-2.5cm;花梗长3-6cm,有柔毛;萼片5,卵形,长4-6mm,先端锐尖,外面有散生柔毛;副萼片5,倒卵形,长5-8mm,比萼片长,先端常具3-5锯齿;花瓣5,倒卵形,长为5-10mm,黄色,先端圆钝;雄蕊20-30;心皮多数,离生;花托在果期膨大,海绵质,鲜红色,有光泽,直径10-20mm,外面有长柔毛。瘦果卵形,长约1.5mm,光滑或具不明显突起,鲜时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河岸、草地、潮湿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

性味苦、甘;寒

归经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热病,水儿惊风,目赤红肿,痄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热毒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吐血:三皮风根及叶,捣绒兑开水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②治中水毒:蛇莓草根,捣作末服之,并以导下部,亦可饮汁一、二升。(《补缺肘后方》)③治眼结膜炎,角膜炎:蛇莓鲜根三至五株,洗净捣烂,置净杯内,加入菜油一至二茶匙, 每日蒸一次,点眼用,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每剂可用五至七天。(《浙江中草药 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各家论述《分类草药性》:治内热,潮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宜梧

    药材名称宜梧拼音Yí Wú别名白叶刺根、锅底刺、椬梧、柿模、咸匏柴、胡颓子、白叶刺。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Maxim.采

  • 大叶酸藤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别名酸盘子、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紫金牛科大叶酸藤Embelia longifolia (Benth.) 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性味酸、涩,平

  • 川榛

    药材名称川榛别名木里仙来源榛科川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tchuensis Franch.,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中南及西南各省。性味甘

  • 川防风

    《中药大辞典》:川防风药材名称川防风拼音Chuān Fánɡ Fēnɡ别名竹节防风(《四川中药志》),毛前胡、西风(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中药志》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短裂藁本的根。春、

  • 千打锤

    《中药大辞典》:千打锤药材名称千打锤拼音Qiān Dá Chuí别名铁线树(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耙齿钩(《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樟科植

  • 西南石梓

    药材名称西南石梓别名矮子常山、木质山海螺来源马鞭草科西南石梓Gmelina delavayana Dop.,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理气镇痛,化痞截疟。久疟治用本品1两,

  • 毛叶嘉榄

    药材名称毛叶嘉榄拼音Máo Yè Jiā Lǎn别名棵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羽叶嘉榄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uga pinnata Rox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刮去粗皮,切碎,

  • 狗尾花

    药材名称狗尾花拼音Gǒu Wěi Huā别名细叶假花生(《南宁市药物志》),大叶青(《闽南民间草药》),通乳草、中蝶草、山道根、木假地豆(《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假地豆的

  • 杧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杧果药材名称杧果拼音Mánɡ Guǒ别名马蒙、莽果、麻蒙果来源漆树科杧果属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以果、果核、叶入药。全年采叶,夏秋采果,鲜用或晒

  • 柏树

    药材名称柏树拼音Bǎi Shù别名柏、香扁柏来源柏科柏属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