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凤仙花

西藏凤仙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凤仙花

药材名称西藏凤仙花

来源凤仙花科西藏凤仙花Impatiens arguta Hook. f. et Thoms.,以花入药。

生境分部西藏。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通经活血,利尿。主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西藏凤仙花

药材名称西藏凤仙花

拼音Xī Zànɡ Fènɡ Xiān Huā

别名凤仙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锐齿凤仙花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patiens arguta Hook.f.et Thom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采收,阴干或烘干。

原形态锐齿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30-70cm。茎坚硬,直立,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4cm,基部有2个具柄腺体;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4.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锐锯齿;侧脉7-8对。总花梗极短,腋生,花1-2朵,花梗细长,基部有2刚毛状苞片;花大,粉红色或紫红色;萼片4,外面2个半卵形,长突尖,内面2个狭披针形;旗瓣圆形,背面中肋有狭龙骨状突起,先端具小突尖,翼瓣无柄,2裂,基部裂片宽长圆形,上部裂片大,斧形,先端2浅裂,背面有明显的小耳,唇瓣囊状,基部延长成内弯的短距;雄蕊5,花药钝。蒴果纺锤形,先端喙尖。种子少数,圆球形,稍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1000-2600m的林下或山谷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

性味味甘;淡;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利水。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小便不利;痈疽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松针

    药材名称松针拼音Sōnɡ Zhēn来源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

  • 酒酿

    《中药大辞典》:酒酿药材名称酒酿拼音Jiǔ Niànɡ别名酒窝、浮蛆(《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的酵米。化学成分酒酿的成分随发酵进度等而变化,成熟的酒酿,含水分

  • 锯鲨胆

    药材名称锯鲨胆拼音Jù Shā Dǎn来源药材基源:为锯鳐科动物尖齿锯鳐及其近缘种的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挥,捕杀后,剖腹,取

  • 枸杞子

    《中国药典》:枸杞子药材名称枸杞子英文名FRUCTUS LYCII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

  • 见血清

    《全国中草药汇编》:见血清药材名称见血清拼音Jiàn Xuè Qīnɡ别名见血莲、矮胖儿、肉螃蟹、铁爬树来源为兰科羊耳兰属植物羊耳兰Liparis nervosa (Thunb.)

  • 越橘果

    《中药大辞典》:越橘果药材名称越橘果拼音Yuè Jú Guǒ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越橘的成熟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越橘叶"条。药理作用参见&qu

  • 棘针

    《中药大辞典》:棘针药材名称棘针拼音Jí Zhēn别名白棘(《本经》),棘刺、枣针(《别录》),赤龙爪(《普济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棘刺。性味①《本经》:"味辛

  • 马蹬草

    《中药大辞典》:马蹬草药材名称马蹬草拼音Mǎ Dēnɡ Cǎo别名过桥草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铁角蕨科植物过山蕨的全草。原形态小形植物,高10~20厘米。根状茎短,直立,顶部密生狭披针形黑褐色鳞

  • 云南野当归

    药材名称云南野当归别名土当归、野当归[云南]来源伞形科当归属植物云南野当归Angelicasp.,以根入药。秋冬采根,洗净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活血调经,补血润燥,滑肠。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瘀血闭

  • 田葱

    《中药大辞典》:田葱药材名称田葱拼音Tián Cōnɡ别名中葱(《生草药性备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田葱科植物田葱的全草。原形态直立草本。根纤维状。茎单干,少分枝,高30~6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