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豆腐

豆腐

《中药大辞典》:豆腐

药材名称豆腐

拼音Dòu Fu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制成品

制法一般用黄大豆,以水浸约一天左右(夏季可较短),待豆浸胖后,带水磨碎,滤去渣滓,入锅煮沸,即成豆腐浆,再点以盐卤或石膏,即凝成豆腐花,然后用布包裹,榨去部分水分,即成。

性味甘,凉。

①《本草图经》:"寒。"

②宁原《食鉴本草》:"味甘,平。"

⑧《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大肠。"

功能主治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治赤眼,消渴,休息痢;解硫黄、烧酒毒。

①宁原《食鉴本草》:"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

②《纲目》:"清热散血。"

③《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

④《本草求真》:"治胃火冲击,内热郁蒸,症见消渴、胀满。并治赤跟肿痛。"

⑤《本草求原》:"解硫黄毒。"

⑥《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

复方①治休息痢:醋煎白豆腐食之。(《普济方》)

②治饮烧酒过多,遍身红紫欲死,心头尚温:热豆腐切片,满身贴之,冷即换,苏醒乃止。(姚可成《食物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豆腐

药材名称豆腐

拼音Dòu Fu

英文名bean curd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1.《本草纲目》: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

2.姚可成《食物本草》: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则渐渐调妥。

3.《随息居饮食谱》:豆腐,以青、黄大豆,清泉细磨,生榨取浆,入锅点成后,软而活者胜。点成不压则尤软,为腐花,亦曰腐脑;榨干所造者,有千层,亦名百叶,有腐干,皆为常肴,可荤可素。而腐干坚者,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种子的加工制成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ine max(L.) Merr. [Phaseolus max L.]

原形态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茎粗壮,密生褐色长硬毛。叶柄长,密生黄色长硬毛;托叶小,披针形;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菱状卵形,长7-13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均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叶轴及小叶柄密生黄色长硬毛。总状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有毛;花萼钏状,萼齿5,披针形,下面1齿最长,均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较萼长;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龙骨瓣镰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长圆形,略弯,下垂,黄绿色,密生黄色长硬毛。种子2-5颗,黄绿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长约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全国广泛栽培。

性味甘;凉

归经脾;胃;大肠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生津润燥;种中益气。主目专业人员肿痛;肺热咳嗽;消渴;休息痢;脾虚腹胀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10-30g。

各家论述1.宁原《食鉴本草》: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

2.《本草纲目》:清热散血。

3.《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

4.《本草求真》:治胃火冲击,内热郁蒸,症见消渴、胀满。并治赤眼肿痛。

5.《本草求原》:解硫黄毒。

6.《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

7.《本草求真》:豆腐,经豆磨烂,加以石膏或卤汁而成,其性非温。故书皆载味甘而咸,气寒无毒,且谓寒能动气。至云能和脾胃,正是火去热除以后安和之语,并非里虚无热无火温补之谓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粃壳草

    药材名称粃壳草别名假稻、粃颖草来源禾本科粃壳草Leersia oryzoides (L.) Sw. var. japonica Hack,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四川、贵州和华东、华中等地区。性味涩

  • 海底柏

    药材名称海底柏拼音Hái Dǐ Bǎi别名红珊瑚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底柏科动物赫色海底柏和鳞海底柏的群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litodes ochracea(Linnaeus)2.Melito

  • 浙江过路黄

    药材名称浙江过路黄拼音Zhè Jiānɡ Guò Lù Hu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浙江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chekiangensisC.C.Wu采收和储

  • 兔儿风

    药材名称兔儿风拼音Tù ér Fēnɡ别名心肺草、石凤丹(四川)。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菊科植物光叶兔儿风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叶柄长7~12厘米,紫色;叶阔披针形至长

  • 山兵豆

    药材名称山兵豆来源大戟科山兵豆Phyllanthusreticulatus Poi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消炎,收敛,止泻。主治痢疾,肠炎,肠结核,肝炎,肾炎,小儿疳积。用法

  • 四脚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脚蛇药材名称四脚蛇拼音Sì Jiǎo Shé别名草绿龙蜥来源有鳞目飞蜥科草绿攀蜥Japalura flaviceps barbour et Dunn,以全体入

  • 良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藤药材名称良藤别名滚天龙、山豆根来源为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轮环藤Cyclea racemosa Oliv.,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理气,止

  • 油鱼

    《中药大辞典》:油鱼药材名称油鱼拼音Yóu Yú别名泉水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拟圆唇鱼的肉。原形态体略长,前部圆,后部侧

  • 大浮萍

    《中药大辞典》:大浮萍药材名称大浮萍拼音Dà Fú Pínɡ别名大薸(《纲目》),猪姆莲(《岭南采药录》),水浮萍(《南宁市药物志》),大浦藻(《岭南草药志》),浮萍(《

  • 不灰木

    《中药大辞典》:不灰木药材名称不灰木拼音Bù Huī Mù别名无灰木(《本草图经》)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原形态角闪石的一种。为平行较长而易劈为细丝形之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