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野芋实

野芋实

《中药大辞典》:野芋实

药材名称野芋实

拼音Yě Yù Shí

别名芋头花仁(《生草药手册》)。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海芋果实。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海芋"条。

性味《生草药手册》:"有小毒。"

功能主治《岭南采药录》:"治小肠气证,每服六、七粒。"

复方治小肠疝气:痕芋头花仁五钱,焦猪小肚,饮汤,食猪小肚,其药不用食。(《生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芋实

药材名称野芋实

拼音Yě Yù Shí

英文名fruit of Common Alocasia

别名芋头花仁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二、三月,野芋有花,花后结实如米,取其实晒干。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海芋,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m。茎粗壮,粗达30cm。叶互生;叶柄粗壮,长60-90cm,下部粗大,抱茎;叶片阔卵形,长30-90cm,宽20-60cm,先端短尖,基部广心状箭头形,侧脉9-12对,粗而明显,绿色。花雌雄同株;花序柄粗状,长15-20cm;佛焰苞的管长3-4cm,粉绿色,苞片舟状,长10-14cm,宽4-5cm,绿黄色,先端锐尖;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雌花序长2-2.5cm,位于下部;中性花序长2.5-3.5cm,位于雌花序之早;雄花序长3cm,位于中性花序之上;附属器长约3cm,有网状槽纹;子房3-4室。浆果红色。种子1-2颗。花期春季至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野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台湾、湖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主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岭南采药录》:治小肠气证,每服六、七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芝麻花

    药材名称野芝麻花拼音Yě Zhī Mɑ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野芝麻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ium barbatum Sieb. Et Zucc.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阴干。原形

  • 骨牌蕨

    药材名称骨牌蕨拼音Gǔ Pái Jué别名上树咳、瓜核草、骨牌草来源蕨类水龙骨科骨牌蕨Lepidogrammitis rostrata (Bedd.)Ching [L. subro

  • 猪鬃凤尾蕨

    药材名称猪鬃凤尾蕨拼音Zhū Zōnɡ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Bristled Brake别名还阳草、猪毛草、金鸡尾、锯锯草、凤尾蕨、细凤尾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

  • 滇南马钱

    药材名称滇南马钱别名车里马钱、云南马钱、马钱子来源马钱科滇南马钱Strychnos cheliensis Hu,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化学成分种子含番木鳖碱。性味苦,含。剧毒。功能主治兴奋健胃,消

  • 香水塔花

    药材名称香水塔花拼音Xiānɡ Shuí Tǎ Huā别名水塔花(《广州植物志》),水星波罗(《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来源为凤梨科植物红苞凤梨的叶。全年采收。

  • 擘蓝

    药材名称擘蓝拼音Bò Lán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出处本品载于《滇南本草》,原名苤蓝。《农政全书》"芥蓝"条载:"但食根之菜,如芥、芦菔、蔓青之属,魁皆在土中;此则

  • 一颗血

    《中药大辞典》:一颗血药材名称一颗血拼音Yì Kē Xu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金雀花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细小,匍匐,节处生根,须根上有根瘤。3出复叶,叶

  • 绿豆花

    《中药大辞典》:绿豆花药材名称绿豆花拼音Lǜ Dòu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花。功能主治解酒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绿豆花药材名称绿

  • 华东阴地蕨

    药材名称华东阴地蕨拼音Huá Dōnɡ Yīn Dì Jué英文名Eastern China Grape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华东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拉丁植物

  • 鸡血李

    《中药大辞典》:鸡血李药材名称鸡血李拼音Jī Xuè Lǐ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叶。夏、秋采集。原形态杏李。又名:红李、秋根子。落叶乔木。树形尖塔状,枝直上,幼时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