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珠柳

金珠柳

药材名称金珠柳

拼音Jīn Zhū Liǔ

别名大叶良箭、白胡椒、红斑鸠米、野兰、白子木、普洱茶、杜宏山、观音茶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金珠柳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esa montana A.D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2-3m,稀达10m。小枝圆柱形,通常被疏长硬毛或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1.5cm;叶片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7-14cm,宽3-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钝,边缘具粗锯齿或疏波状齿,齿尖具腺点,背面有时被疏硬毛,尤以脉上常见;中脉隆起,侧脉8-12对,尾端直达齿尖,通常无脉状腺条纹。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常于基部分枝,腋生,长2-7cm,被疏硬毛,尤以苞片为多;苞片披针形,长约1mm;花梗长1-2mm;小苞片披针形或卵形,着生于萼基部;花长约2mm;萼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与萼管等长,有时具缘毛;花冠白色,钟形,具脉状腺条纹,裂片与花冠管等长或略长,卵形,全缘或具微波状齿;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内藏,花丝与花药等长,花药圆形或肾形;雌蕊不超过雄蕊,柱头微裂或半裂。果球形或近椭圆形,直径约3mm,幼时褐红色,成熟后白色,多少具脉状腺条纹,宿存萼包果达中部略上,即果的2/3处。花期2-4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800m的山间杂木林下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至台湾各地。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湿热。主痢疾;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无粉报春

    药材名称无粉报春别名偷偷还阳、云苔草来源报春花科无粉报春Primula efarinosa Pax,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根:治蛇咬伤。捣烂敷伤口周围。全草:治劳伤。泡酒服。摘录

  • 海南粗榧

    药材名称海南粗榧拼音Hǎi Nán Cū Fěi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海南粗榧的树枝和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C

  • 腺毛金星蕨

    药材名称腺毛金星蕨别名水蕨菜来源蕨类蹄盖蕨科腺毛金星蕨Thelypteris glanduligera (Kunze) Ching,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至广东、湖北、四川、

  • 云苔草

    药材名称云苔草拼音Yún Tái Cǎo别名偷偷还阳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无粉报春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efarinosa Pax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豆列当

    药材名称豆列当拼音Dòu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豆列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nagettaea labiata H. Smi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豆

  • 旱柳叶

    药材名称旱柳叶拼音Hàn Liǔ Yè别名河柳、言叶柳、小叶柳(《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杨柳科植物旱柳的嫩叶或枝叶。嫩叶(柳芽)春季采;枝叶春、夏、

  • 叶下红

    药材名称叶下红拼音Yè Xià Hónɡ别名细黄金稍、白骨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线萼金花树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apricus (Hand-Mazz.)H.L.Li[B

  • 鹿梨

    《中药大辞典》:鹿梨药材名称鹿梨拼音Lù Lí别名檖(《诗经》),赤罗(《毛诗传》),罗(《尔雅》),山梨、杨檖、鼠梨、赤萝(陆玑《诗疏》),树梨(《纲目》),酸梨(《植物名实图考

  • 海虾

    药材名称海虾拼音Hǎi Xiā别名大红虾(《本草拾遗》)。出处《纲目》来源为对虾科动物对虾或龙虾科动物龙虾等海产虾的肉或全体。原形态①对虾(《纲目》),又名:宁虾(《粤志》),明虾。体长两侧扁,雌性长

  • 石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黄连药材名称石黄连别名草苓子来源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峨眉耳蕨Polystichum omeiense C. Chr.,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