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金精石

金精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精石

药材名称金精石

拼音Jīn Jīnɡ Shí

别名金晶石

来源为一种片状云母类矿石。全年可采,去杂质。

性状呈不规则的片状,长约2~6厘米,厚约5厘米。全体暗棕色至墨绿棕色,表明光滑,有网状纹理,具金属光泽。质柔软,表面可用指甲划破并留痕迹。断面呈层状,可剥离成薄片,薄片具可塑性,可随意挠屈。灼热后迅速膨胀。无臭,无味。

性味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安神,去翳明目。用于心悸,失眠;外用治角膜云翳。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金精石

药材名称金精石

拼音Jīn Jīnɡ Shí

出处《纲目》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水金云母。采得后,除去泥沙、杂石,挑选纯净的块片。

原形态水金云母,又名:蛭石,猫金。

单斜晶系。晶体常呈薄云母片状。颜色为褐色、黄褐色、金黄色。条痕白色或褐色。光泽珍珠状、金属状或玻璃状,微透明至透明。解理依底面,极完全。硬度1~1.5。比重2.4~2.7。薄片具挠性,弹性较差。产于蚀变的含黑云母或金云母的岩石中,是黑云母和金云母变化的产物。

生境分部产河南、山东、山西、四川等地。

性状为不规则的片状,一般长2~6厘米,厚约5毫米。色金黄、或暗棕色至墨绿棕色。表面光滑,有网状纹理,具金属光泽。质柔软,可用指甲刻划并留浅色痕迹。断面呈层状,无光泽,易剥离成薄层。薄层具可塑性,可随意挠屈,甚易用手撕断。灼热后迅速膨胀。气微,味淡。煅过的金精石表面有黄色无光的斑点,质较脆。以块大、色金黄,质柔软、无杂质者为佳。微溶于盐酸,其溶液呈浅黄色,加10%亚铁氰化钾试液,即变为碧蓝色,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继而变为蓝色。

化学成分含氧化镁14~23%,氧化铁5~17%,氧化亚铁1~3%,氧化硅37~42%,氧化铅10~13%,水8~18%及其它杂质。又北京市售品含大量铁离子,中等量亚铁离子、铅离子、硅酸根离子,小量镁离子、亚锰离子及痕迹量钾离子。

炮制金精石:洗净泥土,研末。煅金精石:取纯净金精石块片,用松柴煅烧一日许,冷后取出。或用纯净金精石块片,加礞石、皮硝拌匀,用炭火烧使之成团,煅至硝尽,其色金黄如镀金,取出。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咸,有小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肾等经。"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去翳明目。"

②《四川中药志》:"镇惊安神,明目去翳。治目疾翳障,心悸怔忡和夜不安眠。"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金精石

药材名称金精石

拼音Jīn Jīnɡ Shí

英文名Vermiculite

别名水金云母、蛭石、猫金、金星石、金晶石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福建续志》:永春州:金精石似铁磺而松,其色如金,可入眼药,出双髻山等处。

来源药材基源:为硅酸盐类水云母—蛭石族矿物水金云母-水黑去母,或蛭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phlogopite-Hydrobiotite;Vermiculite

采收和储藏:采得后,除去泥沙、杂石,挑选纯净的块片。

原形态单斜晶系。晶体常呈薄云母片状。颜色为褐色、黄褐色、金黄色。条痕白色或褐色。光泽珍珠状、金属状或玻璃状。微透明至透明。解理依底面,极完全。硬度1-1.5。比重2.4-2.7。薄片具挠性,弹性较差。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产于蚀变的含黑云母或金云母的岩石中,是黑云母和金云母变化的产物。

资源分布:产于河南、山东、山西、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片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扁块状,有的呈六角形板状。厚0.2-1.2cm,褐黄色或褐色。表面光滑,有网状纹理。似金属光泽。质软,用指甲可刻划皮痕,切开后,断面呈明显层片状,可层层剥离,薄片光滑,不透明。无弹性,具挠性。气微,味淡。以块大、色金黄、质软、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从无色至浅褐黄色;低正突起;具多色性和吸收性;Ng≈=Nm为浅褐黄色;Np为无色;Ng=Nm>Np;解理完全。干涉色达到Ⅲ级黄,但常受到矿物本身的颜色干扰;近于平行消光。正延长符号。二轴晶。正光性。

化学成分金精石的化学组成变化很大,主要有氧化硅(SiO2),氧化镁(MgO),氧化铝(Al2O3),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以及水,另外还含有钛、钡、锰、锌等杂质。

鉴别(1)取本品2-3块碎片,置于灼热铁片上,即发生急速膨胀而层裂,有的卷曲,色泽变淡,密度迅速下降,可浮于水面上。(检查蛭石)(2)取本品粗粉0.2g,加稀盐酸5ml,振摇,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滤液1ml,加硫氰酸铵试液2滴,即显血红色。(检查铁盐)②取滤液2ml,加亚铁氰化钾试液1-3滴,即生成蓝色沉淀,分离;取上清液,加氯化铵试液6滴,再滴加氨试液,边加边搅拌,直至溶液混浊时为止,再加热近沸立即通入硫化氢至生成沉淀,分离。取上清液加硝酸5滴,煮沸,加氢氧化钠试剂,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分成两份,1份加过量氢氧化钠试剂,沉淀不溶;另1份加碘试液,沉淀转成红棕色。(检查镁盐)③取②项蓝色沉淀,加硝酸8-10滴,加热使溶解,加水6滴,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在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检查铝盐)

炮制金精石:洗净泥土,研末。煅金精石:取纯净金精石块片,用松柴燃烧一日许,冷后取出。或用纯净金精石块片,加礞石、皮硝拌匀,用炭火烧使之成团,煅至硝尽,其色金黄如镀金,取出。

性味寒;咸;有小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止血;镇惊安神;明目去翳。主目疾翳障;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吐血;嗽血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钱。

注意心气虚,无惊邪者忌用。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拾遗》:去翳明目。

2.《四川中药志》:镇惊安神,明目去翳。治目疾翳障,怔忡和夜不安眠。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小过江龙药材名称小过江龙拼音Xiǎo Guò Jiānɡ Lónɡ别名小过山龙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卷柏科植物蔓生卷柏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

  • 莽草根

    药材名称莽草根拼音Mǎnɡ Cǎo Gēn别名红茴香根、老根、八角脚根、披针叶茴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狭叶茴香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lanceolatum A.C.

  • 齿叶橐吾

    药材名称齿叶橐吾拼音Chǐ Yè Tuó Wú别名大救驾、大齿橐吾来源菊科齿叶橐吾Ligularia dentata (A. Gray) Hara,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山西、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四川

  • 苕叶细辛

    药材名称苕叶细辛拼音Tiáo Yè Xì Xīn别名盘山草、山薯(《广西药植名录》),土细辛(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出处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马

  • 糙叶水苎麻

    药材名称糙叶水苎麻拼音Cāo Yè Shuǐ Zhù Má出处始载于《中国树木分类学》。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糙叶水苎麻的茎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platyphylla

  • 绣线菊

    药材名称绣线菊拼音Xiù Xiàn Jú别名蚂蝗梢来源蔷薇科绣线菊属植物光叶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L. f. var. fortunei (Planch

  • 矩镰荚苜蓿

    《中药大辞典》:矩镰荚苜蓿药材名称矩镰荚苜蓿拼音Jǔ Lián Jiá Mù Xu别名莫桑河(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矩镰荚苜蓿的全草。7~8月采收

  • 连钱草

    《中国药典》:连钱草药材名称连钱草拼音Lián Qián Cǎo英文名HERBA GLECHOMAE别名活血丹、金钱草[上海、江苏]、金钱薄荷、落地金钱、肺风草、十八缺、透骨消[四

  • 棱子芹根

    药材名称棱子芹根拼音Lénɡ Zǐ Qín Gēn英文名Pleurospermum camtschati-cum Haffm.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棱子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

  • 山麻黄

    《中药大辞典》:山麻黄药材名称山麻黄拼音Shān Má Huánɡ别名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蛇皮草(《植物分类学报》6(1):14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