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锦香草

锦香草

药材名称锦香草

拼音Jǐn Xiānɡ Cǎo

别名白毛虎舌毡、老虎耳、石用、大虎耳草、山霸王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锦香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caualeriei(Levl.et van.)Guill.[Allomorphia caualerieiLevl. Et va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全草,根全年均可采,均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

原形态草本,高10-15cm。茎直立或匍匐,逐节生很,近肉质,密被长粗毛,四棱形,通常不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5-9cm,密被长粗毛;叶片纸质,广卵形、广椭圆形或圆形,先端广急尖至近圆形,基部心形,长6-16cm,宽4.5-14cm,两面绿色或有时背面紫红色,表面被疏糙伏毛状长粗毛,背面仅基出脉及侧脉被平展的长粗毛;基出脉7-9,表面脉平整,背面脉隆起。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4-17cm,被长粗毛,稀几无毛;苞片倒卵形或近侧披针形,被粗毛,通常仅有4枚,长约1cm,或更长;花梗与花萼均被糠秕;花萼漏斗状四棱形,裂片广卵形;花瓣粉红色至紫色,上部略偏斜,先端急尖;雄蕊4,近等长,花药基部具小瘤或不明显,药隔下延呈短距;子房杯形,先端具冠。蒴果,先端冠4裂,伸出宿存萼,宿存萼具8纵肋,果梗伸长,被糠秕。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500m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阴湿地或水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湿。主热毒血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血热崩漏;肠热痔血;小儿阴囊肿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瓦韦

    药材名称大瓦韦拼音Dà Wǎ Wéi别名金星凤尾草、凤尾金星、岩巫散、观音旗、黄瓦韦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大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macrosphaerus(Bak

  • 蒙自赤杨

    药材名称蒙自赤杨拼音Ménɡ Zì Chì Yánɡ别名桤木、旱冬瓜树、水冬瓜树(《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蒙自桤木(《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贵州草药》来源

  • 泉水

    药材名称泉水拼音Quán Shuǐ出处泉水首载于《本草拾遗》。1.《嘉佑本草》补出“泉水”条。2.《品汇精要》谓:“穴沙石面出者,谓之泉水……凿地取水曰井。夫井亦泉耳。用:

  • 大百解薯

    药材名称大百解薯拼音Dà Bǎi Jiě Shǔ别名金银袋、大总管、萝卜防己、大青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广西马兜铃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kwangsiens

  • 醉针茅根

    药材名称醉针茅根拼音Zuì Zhēn Má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醉马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hnatherum inebrians(Hance)Ken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

  • 落花生枝叶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枝叶药材名称落花生枝叶拼音Luò Huā Shēnɡ Zhī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枝叶。化学成分花生的地上部分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已确证

  • 鸭脚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脚艾药材名称鸭脚艾拼音Yā Jiǎo ài别名四季菜、真珠菜、珍珠菊、肺痨草、鸭脚菜、甜菜子、刘寄奴[广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

  • 牛胆参

    药材名称牛胆参拼音Niú Dǎn Shēn英文名Yunnan Hemipil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滇舌喙兰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pilia yunnan

  • 少花柏拉木

    药材名称少花柏拉木拼音Shǎo Huā Bǎi Lā Mù英文名Dunn Blastus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少花柏拉木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p

  • 一品红

    药材名称一品红拼音Yì Pǐn Hónɡ别名叶象花来源大戟科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苦、涩,寒。有毒。功能主治调